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1869—1951)享譽世界的法國文豪,194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生于巴黎一個文化氛圍濃厚的家庭,是家中獨子。父親是巴黎大學法學院教授,母親出身法國北方的工業(yè)巨頭世家。幼年時,在父親的熏陶下受到文學啟蒙;母親的嚴格管束,為他日后的叛逆精神埋下伏筆。8歲,從學校退學,不連貫的學業(yè)給了他足夠的時間博覽群書、觀察和感悟世界。20歲,通過高考,但決定終止學業(yè),選擇文學作為終身事業(yè)。21歲,憑借處女作《安德烈·瓦爾特手記》踏入文壇,此后著述不斷。24歲,與朋友結伴前往非洲旅行,歷時九個月,身體和精神在自然的滋養(yǎng)中重獲新生。26歲,經歷了家人反對、多次求婚被拒絕后,與戀慕多年的表姐瑪德萊娜結婚。27歲,當選為拉羅克鎮(zhèn)鎮(zhèn)長。33歲發(fā)表小說《背德者》,40歲發(fā)表《窄門》,50歲中篇小說《窄門》震撼文壇。其作品真實展現了人性中靈與欲的沖突,風靡世界。二戰(zhàn)時紀德積極投身反法西斯運動,戰(zhàn)后抨擊法國當局在非洲的殖民制度,畢生為自由奔走呼號。78歲,被英國劍橋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同年獲諾貝爾文學獎。82歲病逝于巴黎。紀德倡導人性的解放,謳歌個體的自由與幸福,一生創(chuàng)作了包括小說、散文、自傳在內的數十部作品,構建了一個豐富而獨特的文學世界,被薩特、加繆等文學大家奉為精神導師。代表作:《背德者》《窄門》《田園交響曲》 譯者簡介:張博法語譯者,學者,法國國際文學批評家協(xié)會(L’AICL)會員。2009 年本科畢業(yè)于南京大學文學院,2010 年赴巴黎索邦(第四)大學文學院深造。研究領域主要是法國 19、20 世紀詩學專題研究,以及中法文學接受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