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軟件與程序設計面向移動云計算的智能終端傳輸優(yōu)化

面向移動云計算的智能終端傳輸優(yōu)化

面向移動云計算的智能終端傳輸優(yōu)化

定 價:¥89.00

作 者: 賴澤祺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580591 出版時間: 2021-07-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 135 字數:  

內容簡介

  為了優(yōu)化移動云計算中的數據傳輸,《面向移動云計算的智能終端傳輸優(yōu)化》主要圍繞以下幾個問題展開了研究:(1)計算密集型應用用戶體驗優(yōu)化;(2)網絡密集型應用用戶體驗優(yōu)化;(3)移動網絡傳輸穩(wěn)定性優(yōu)化。本文在主流的移動應用場景下圍繞移動云計算在實際部署時的傳輸問題從多角度設計了立體的優(yōu)化方案,有效地提升了移動網絡環(huán)境下各種類型 應用程序的用戶體驗。

作者簡介

  賴澤祺,博士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目前就職于清華大學網絡科學與網絡空間研究院,網絡應用支撐研究室, 任助理研究員。曾經以訪問學者身份在美國普渡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進行移動云計算相關研究。入職清華大學前工作于騰訊公司音視頻實驗室任高級研究員,負責騰訊視頻云上流媒體業(yè)務的實時傳輸協(xié)議、擁塞控制算法的設計與優(yōu)化。2019年入選清華大學“水木學者”培養(yǎng)計劃。

圖書目錄

第1章  引言 1 
1.1  移動云計算研究背景 1 
1.1.1  智能終端應用程序及服務質量需求 2 
1.1.2  移動云計算技術的定義與主要特點 2 
1.1.3  移動云計算技術的主要研究內容 4 
1.2  研究領域及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 5 
1.2.1  計算資源和功耗受限的移動終端 5 
1.2.2  延遲、帶寬受限的無線網絡環(huán)境 6 
1.2.3  移動性導致的網絡不穩(wěn)定 6 
1.3  研究方法、研究內容與研究成果 6 
1.3.1  基于計算-網絡融合的協(xié)同優(yōu)化方法 6 
1.3.2  研究成果 1:計算密集型移動應用 QoE 優(yōu)化 8 
1.3.3  研究成果 2:網絡密集型移動應用 QoE 優(yōu)化 8 
1.3.4  研究成果 3:移動網絡傳輸穩(wěn)定性優(yōu)化 9 
1.4  本書框架 9 
第 2 章  研究現狀與相關工作 12 
2.1  移動云計算技術對計算密集型應用的優(yōu)化 12 
2.1.1  移動虛擬現實應用 13 
2.1.2  計算遷移和云游戲技術 14 
2.1.3  圖像和視頻處理技術 14 
2.2  移動云計算技術對網絡密集型應用的優(yōu)化 15 
2.2.1  面向移動云存儲服務的測量研究 15 
2.2.2  面向云存儲服務的系統(tǒng)設計 16
2.2.3  基于內容的分塊方案和增量編碼技術 16 
2.3  移動網絡、無線網絡環(huán)境傳輸框架 17 
2.3.1  移動網絡和無線網絡測量研究 17 
2.3.2  網絡異常處理機制 18 
2.3.3  接口選擇方案 18 
第 3 章  基于移動云計算的高清、低延遲交互式虛擬現實系統(tǒng) 20 
3.1  背景及概述 20 
3.1.1  VR 的發(fā)展歷程 20 
3.1.2  VR 系統(tǒng)基本架構及關鍵 QoE 指標 21 
3.1.3  現有主流 VR 系統(tǒng)及其局限性 23 
3.1.4  VR 系統(tǒng)的渲染流程 23 
3.2  VR 性能瓶頸測量與分析 24 
3.2.1  本地渲染的性能瓶頸 24 
3.2.2  遠程渲染技術的性能瓶頸  26 
3.2.3  未來計算硬件、網絡的發(fā)展無法直接解決 VR 性能瓶頸 29 
3.3  Furion 系統(tǒng)設計 33 
3.3.1  關鍵技術  33 
3.3.2  架構設計 34 
3.3.3  協(xié)同渲染機制 35 
3.3.4  預加載和預渲染機制 36 
3.3.5  并行解碼技術 40 
3.3.6  背景環(huán)境碼率自適應 40 
3.4  Furion 系統(tǒng)實現 42 
3.4.1  Furion 系統(tǒng)的使用方法 42 
3.4.2  Furion 系統(tǒng)主要模塊的實現 43 
3.5  系統(tǒng)評估 45 
3.5.1  實驗環(huán)境設置 45 
3.5.2  性能指標評估 45 
3.5.3  應用相關的可擴展性評估 48 
3.5.4  資源消耗情況 49
3.5.5  Furion 系統(tǒng)對變化網絡環(huán)境的適應性 52 
3.6  本章小結 55 
第 4 章  面向移動個人云存儲的同步效率優(yōu)化方案 56 
4.1  概述 56 
4.2  移動云存儲服務性能瓶頸量化與分析 59 
4.2.1  瓶頸 1:移動平臺上的冗余消除技術可能會帶來 
      額外計算開銷 59 
4.2.2  瓶頸 2:增量同步失效導致同步效率低下 60 
4.2.3  瓶頸 3:同步協(xié)議對網絡的帶寬利用率過低 64 
4.2.4  同步效率低下原因分析 66 
4.3  QuickSync 系統(tǒng)設計 70 
4.3.1  網絡狀態(tài)可感知的動態(tài)分塊方案 71 
4.3.2  基于分塊特征的增量同步算法 74 
4.3.3  捆綁傳輸方案 76 
4.4  QuickSync 原型系統(tǒng)實現 77 
4.4.1  基于 Dropbox 的系統(tǒng)實現 78 
4.4.2  基于 Seafile 的系統(tǒng)實現 78 
4.5  系統(tǒng)評估 79 
4.5.1  基于網絡狀態(tài)的動態(tài)分塊方案性能評估 79 
4.5.2  增量同步算法效果評估 81 
4.5.3  延遲捆綁傳輸方案的實驗評估 83 
4.5.4  對 QuickSync 總體系統(tǒng)的性能評估 85 
4.6  本章小結 88 
第 5 章  面向移動終端的高效穩(wěn)定傳輸系統(tǒng) 89 
5.1  概述 89 
5.2  移動及無線網絡環(huán)境不穩(wěn)定性測量與分析 91 
5.2.1  測量方法和用戶數據集概述 92 
5.2.2  數據集分析 92 
5.2.3  移動應用程序對網絡不穩(wěn)定狀況的處理情況 95 
5.2.4  移動應用對網絡異常的處理情況研究分析 99
5.3  Janus 系統(tǒng)設計 101 
5.3.1  設計目標 101 
5.3.2  架構設計 101 
5.3.3  應用自適應策略 102 
5.3.4  智能無線鏈路選擇機制設計 106 
5.3.5  多接口高效切換機制設計 108 
5.4  Janus 原型系統(tǒng)實現 109 
5.5  系統(tǒng)評估 110 
5.5.1  對比方案 110 
5.5.2  Janus 系統(tǒng)和其他傳輸框架的性能對比 111 
5.5.3  Janus 系統(tǒng)對真實應用的性能提升 113 
5.5.4  真實戶外網絡環(huán)境下的運動實驗 116 
5.6  本章小結 117 
第 6 章  總結與展望 119 
6.1  總結 119 
6.2  展望 121 
參考文獻 123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研究成果 132 
致謝 13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