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來自作者近五年研究積累,在2018年完成的博士論文與 2020年完成的博后出站報告基礎之上撰寫而成,有豐富的理論創(chuàng)新與結合傳播實際的案例。 本書核心內容是從媒介社會學的視閾中探討移動互聯(lián)技術支持下的媒介使用方式,是否真的是無處不在、無遠弗屆。研究和觀察證明,看似新的傳播方式有著古老的傳播邏輯,看似無限的傳播技術存在著眾多的社會性“邊界”:時空邊界、觀念邊界、代際邊界是本書提出的幾個思考的角度。這些邊界與內在隱喻的存在,是信息傳播在后人類時代專屬與人類的“障礙”或“秩序”,某種程度上說,是傳播與技術之間的分野,也是信息社會流動中的基本脈絡。 本書內容對傳播學研究是理論上的創(chuàng)新,對傳播學相關的學生是跳出原有框架的思考方式,對從業(yè)者亦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本書所以依賴的媒介社會學視閾本身,將會不斷地在理論化內容與日常生活體驗之間做縫合穿插,使得其對大眾讀者也并不艱澀。 本書探討了傳播學、社會學當下的重要議題:新媒體傳播的邊界在哪里?這是一個充滿話題意義的選題。對這一選題的探討,本書有著一定的積累甚至有趣的研究成果作為佐證,內容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