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詩教有什么妙處/莊偉杰
名家評介
徐真華的大學教育思想及其辦學實踐/高云堅•2
人文視界
胡適的文學接觸佛教經典進化思想/莊森•18
王國維與約翰生“自然”觀異同辨析/潘海軍•38
蕭紅與端木蕻良的婚姻愛情別解
———兼駁“寂寞說”和“拋棄說” /趙福君•47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嫉妒小說的性別定勢/孫嘉藝 計紅芳•55
現階段網絡文化傳播的特點與影響分析/高建明•63
試析當代流行歌詞中的大禹文化/李卓然•70
中國古代傳統(tǒng)文化之于多元的現代語境/何 躒•84
百歲光陰半歸酒
———解讀陸游“酒詩”愛國情懷和淳樸民風/謝云飛•92
淺談倫理等級觀念在古代繪畫中的表現
———以唐代人物畫為例/陳萍萍•98
陰柔與陽剛之美的女性化身
———元雜劇《竇娥冤》竇娥形象在當今語境下的解讀/莊 凌•103
華文文學
當東方遇到西方
———在澳門大學的公開演講/陳瑞琳•108
第二故鄉(xiāng)寫作在世界華文文學中的地位/盼 耕•116
走進經典 放飛夢想
——— “雙夢齊輝”文學作品研討會紀略/汪義生•128
穿越時空的找尋
———評張翎的《雁過藻溪》/王慧開•138
越界觀察下的空間敘述
———讀也斯《記憶的城市•虛構的城市》/曾玄子•144
地域文化
永和蘭亭之會對越地山水文化發(fā)展的影響/余曉棟•152
紹興蘭文化與休閑旅游開發(fā)研究/王書俠•162
文化資本與紹興黃酒文化產業(yè)/符麗娟•173
紹興方言疊詞及其文化蘊涵探討/王麗芝•182
從粵語的諧音特點看廣州文化/李新梅•190
文史寫作的體面與尊嚴
———湖湘文化研究專家甘建華訪談錄/周于飛•197
序跋評述
細碎的光影與歷史的圖譜
———評鐘兆云的《鄉(xiāng)親們》/劉小新 卞友江•208
“真詩”的品格
———王學忠詩質淺說/陳才生•214
內斂含蓄中,奔突一萬條河流
———讀海兵詩集《遠足:短歌或72個瞬間》/陳小平 沈媛元•218
深入本土之根的“大地情懷”
———評姚學禮《喊不住的河流》/師 榕•226
歷史性的陶罐與未來性的牛/呼延鸞•230
后記
編后隨感/編者•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