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想象”是一個影響深遠的構建,就連“建安”本身也是后來形成的概念。早在三世紀后期,人們就已經帶著懷舊的向往閱讀建安時代的作品了。在后世浪漫化的三國敘述中,建安的意象,以其飲酒宴游、英雄氣概、文采風流和男性情誼,一次又一次地復歸,無論視作為潛文本,還是作為明確的主題。它漸漸地代表了一種失落的豐滿,這豐滿卻從來都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它代表了一個已逝的時代,這個時代充滿龍飛鳳舞的傳奇性人物,在他們身上,史實與虛構難解難分。 ——田曉菲 “三國”與“建安”經歷了一個從歷史走向文學,從史實走向浪漫化的過程,這是一場迷人而又影響深遠的建構。作者跨越了詩詞、小說、電影、電視等雅俗載體,勾勒出“三國想象”的變遷史,在文本細讀中尋覓被選擇性遮蔽的文化信息,再現那段“歷史”如何被建構成我們心中的“三國”:建安風骨、慷慨悲歌、浪漫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