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學勃興的原因
003 對于訓詁的反動
004 禪學的流行
004 儒佛的對抗
006 佛學的影響
006 韓昌黎的影響
007 朝廷優(yōu)遇隱士的關系
008 夷狄入寇的關系
008 朋黨的關系
宋學的曙光
010 胡安定
011 孫明復
012 石徂徠
宋學的勃興
014 周子
(一)《太極圖說》
(二)道德論
(三)修養(yǎng)的方法
(四)政治論
034 邵子
(一)先天學
(二)經世論
(三)倫理說
047 張子
(一)太虛論
(二)倫理論
061 大程子
(一)宇宙觀
(二)倫理說
(三)修為說
076 小程子
(一)宇宙觀
(二)倫理說
(三)修為說
二程同時的性說
094 司馬光
096 歐陽修
097 王安石
101 蘇軾
程學后繼
105 謝上蔡
109 楊龜山
112 王震澤
113 呂藍田
119 胡五峰
124 羅豫章
125 李延平
129 張南軒
133 朱子
(一)哲理說
(二)心性說
(三)修為說
163 朱子門人
(一)蔡西山
(二)蔡九峰
(三)黃勉齋
(四)陳北溪
173 陸子
(一)哲理說
(二)修為說
192 陸子門人
(一)楊慈湖
(二)袁潔齋
(三)舒廣平
浙東獨立學派
198 呂東萊
199 陳龍川
201 葉水心
朱學后繼
206 魏鶴山
210 真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