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代以來,世界各地留下了大量的媽祖造像、繪畫、版畫、壁畫等資料。本書擬對這些圖像的形成特點、變化規(guī)律、神話結構以及審美意義等展開研究,借以構建媽祖視覺文獻,并對媽祖圖像在海上絲綢之路社會地域文化脈絡中的作用與意義,所傳達的社會群體的文化符號意識及象征內涵意義,作系統(tǒng)的梳理。從媽祖圖像的地域特殊性中挖掘中華審美文化的同一性,從圖像審美藝術的共同脈絡中發(fā)現(xiàn)地域文化影響所造成的差異性,加強中華藝術文化交流。在研究過程始終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圍繞我國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zhàn)略,深入研究媽祖圖像審美藝術及文化內涵。在具體研究中運用人類學整體論的觀點,即將藝術史中的圖像學、文獻學、社會學、美學等相結合,在文獻材料的基礎上,通過田野調查和跨文化(圖像)比較等方法,整體性觀點與多學科研究相結合的方法,進一步拓寬媽祖文化研究領域、豐富媽祖文化研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