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別塔上
003 譯詩的形美之難
009 “書信里赤裸的靈魂”
015 勞倫斯詩歌的“差異化”價值
022 翻譯,從廚房餐桌說起
027 “To譯”or“Not to譯”
032 關于譯協(xié)
035 我們這些不可救藥的筆耕農
039 說說筆耕農們的“高潮”
042 我愛пере……
054 《四世同堂》乘著英語的翅膀回家
066 “扮演”老舍回譯《四世同堂》
072 我替老舍說北京話
083 胡絜青《熱血東流》
089 那段苦讀薩克雷的日子
092 我的勞倫斯圖書館
097 鉤沉與改變
102 “使政治寫作成為一種藝術”
114 讀英國,看英國
117 云淡天高話當年
121 時隔21年的傾聽
125 傅惟慈《心中的大佛》
129 漓江春潮涌九州
135 為了心靈的綠色
138 藍英年題簽《日瓦戈醫(yī)生》
147 長路奉獻給遠方
152 一心為象胥
157 致1977的文青
161 我們小說里永遠的大學
165 我的1977與課本
179 1978年開始“呆”在書中
184 民國報紙里的直魯豫大學(河北大學)
189 故鄉(xiāng)起大城時
193 我仍在閱讀中成長
書人書事
203 馮至故鄉(xiāng)考
206 大儒齊如山
211 同鄉(xiāng)先賢蘇叔陽
220 被埋沒的大翻譯家張友松
229 學徒期遇上馮亦代
232 鄭克魯的道路
236 我們都相信來日方長,但是……
240 我們的小徐和徐老走了
249 劉凱芳與他那代精英
252 回望力量
255 勞倫斯與福斯特
261 山水中,一個女人的童話王國
266 她讓我想起勞倫斯的畫
273 一部被電影“拯救”的小說
279 曼布克獎:從布克到曼布克
284 閱讀推廣可以成為行為藝術
289 童話與現實中的世界讀書日
293 萬變不離其宗的版權
300 想起香港的書店
303 簽名本的各種境遇
306 藏書的人的書遺囑
308 私家史寫作
311 名人日記與俗人日記
314 《混在北京》混回北京
319 打死我我也抗不過生活
323 天馬行空 十年一劍
330 燕子銜泥買書記
335 故鄉(xiāng)書寫的底色
342 一本永久珍藏的雜志
345 “回到諾丁漢”
349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