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聲樂作品集》以“地方性知識”為切入點,重點選入了占比一半以上數量的陜北民歌及山西、青海等地民歌,希望學生們通過對民歌的學習,在“原生態(tài)唱法”和“學院派唱法”中間找到演唱中國民歌的合理路徑和發(fā)聲契合點,并將作品以現代人的審美觀念進行展示,用多樣性的演唱技巧表現內涵豐富的地方民歌,以此來凸顯中國民歌中所蘊含的區(qū)域性、藝術性、時代性、群眾性。這是一本專門用于高等院校聲樂教學的教材,作品集中共收錄了37首中國聲樂作品。這些作品可分為三類:第一類,原生民歌及根據原生民歌編創(chuàng)的地方民歌(27首);第二類,古詩詞歌曲(3首);第三類,創(chuàng)作歌曲(7首)。其中,第一類中的作品主要以陜北民歌為主,也同時收錄了山西、青海等地區(qū)的作品。這一類作品是在同名原生民歌基礎上改編加工而成的,既保留了民歌原本的旋律節(jié)奏、唱詞方言特征,又在原有基礎上擴充了結構,發(fā)展了旋律。第二類中的作品是當代作曲家為古詩詞譜曲,雖收錄的曲目數量不多,但每一首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三類中的作品均為近年國內知名詞曲作家的創(chuàng)作作品,這些作品是經過大量的舞臺演唱實踐后篩選出來的。在每一首作品之后都配有教學演唱提示,提示內容包括曲目的人文背景知識介紹及演唱該作品需要注意的發(fā)聲技巧。特別需要說明的是,作品集中收錄的37首曲目的鋼琴伴奏譜均為首次公開出版,全部為中國音樂學院2018級鋼琴藝術指導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葉王飛所編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