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自中國人為什么拿一支軟筆“為難”自己? 001
“古”是什么? 006
倪云林為何不可復制? 011
“程式”有罪? 016
黃賓虹到底可不可以學? 021
如何正確地玩“虛”? 028
畫有別才? 033
反者“藝”之動? 038
怎一個“松”字了得? 042
筆墨之“厚”為何物? 047
面具?面目? 052
“遠意”是怎樣實現(xiàn)的? 058
中國畫是一種“功夫畫”? 065
“繁”與“簡”,孰高下? 071
“有余”乎,“不足”乎? 075
“必然”耶,“偶然”耶? 080
084 “變”,還是“不變”?
089 風格即弊端?
095 “骨法”是怎么一回事?
101 如何用“辯證法”看藝術?
105 你是“劍宗”還是“氣宗”?
111 “敏感”自何處來?
116 裝傻充愣豈是“ 拙”?
121 能“微妙”乎?
129 不可沽名學“二王”?
134 “可持續(xù)美感”秘密何在?
140 “制作”與“寫意”能否相融?
145 真跡數(shù)行可名世?
150 “風雅”由誰說了算?
155 正門入,偏門入?
159 “技進乎道”還是“技退乎道”?
163 “淡”之一字談何易?
169 該不該有個“譜”?
174 藝術家為什么要讀點書?
179 能否把傳統(tǒng)還給傳統(tǒng)?
184 “自愈”:中國文化的生命模式?
后記
191 一支毛筆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