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緒論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與技術路線
1.4 相關概念界定
1.4.1 碳配額
1.4.2 碳排放權交易
2 理論基礎與文獻綜述
2.1 理論基礎
2.1.1 排放權交易理論
2.1.2 會計制度設計與成本核算理論
2.1.3 會計信息決策有用性理論
2.2 文獻綜述
2.2.1 國外碳排放會計研究綜述
2.2.2 國內碳排放會計研究綜述
2.2.3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簡評
3 排放權交易政策效果及評價
3.1 問題的提出
3.2 研究方法與數(shù)據說明
3.2.1 研究方法
3.2.2 數(shù)據說明
3.3 實證結果分析
3.3.1 環(huán)境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的總體情況
3.3.2 省際環(huán)境全要素生產率的比較分析
3.3.3 結論與政策含義
4 碳交易會計理論框架與和度設計
4.1 碳排放權交易的經濟實質
4.2 碳排放權交易會計目標和信息質量特征
4.2.1 碳排放權交易會計目標
4.2.2 碳排放權交易會計信息質量特征
4.2.3 碳排放權的新型資產觀
4.3 碳排放權交易會計確認與計量
4.3.1 碳排放權交易會計政策比較
4.3.2 碳排放權交易會計政策創(chuàng)新
4.4 我國碳排放權交易會計制度設計
4.4.1 現(xiàn)行碳交易會計制度的內容及評價
4.4.2 我國碳排放權交易會計制度的改進建議
……
5 碳交易成本核算制度設計
6 企業(yè)碳交易成本核算情景模擬
7 碳會計及碳戰(zhàn)略實施的影響因素
8 結論與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