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分三大板塊即上中下三編:上編“歷史化的本體構成與知識譜系”,主要探討歷史化與歷史語境的結構關系,總體圖景與時代特質,主體構架與知識譜系,時空拓展與思考向度,評價機制與評判標準;中編“歷史化的主要路徑與研究方法”,先是從歷史化與體制關聯角度,分別考察述學體的寫作、經典化的生成與文學史的重建,接著從歷史化基礎出發(fā),將其與史料研治相勾連,具體探討史料收集與整理,史料甄別與辨析;下編“歷史化相關專題探討”,著重從歷史化的歷史觀、文學性問題,歷史化與文學批評,歷史化與舊體詩詞,歷史化與知識學養(yǎng)等角度,對之作專題分析。以上三編,每編5章共15章。它們各自獨立而又相輔相成,在系統(tǒng)盤點和整體把握的基礎上,以鮮明的問題意識,旨在強調和審察當代文學“為何歷史化”,以及“如何歷史化”,顯示了著者關于當代文學研究的新的學術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