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扶貧與實踐:農戶資產分布及其對減貧的作用》的主要研究內容是在構建理論分析框架基礎上,按照資產分布→資產增值→收入分配→資產貧困的思路,首先使用六盤山片區(qū)農戶調查數據,將樣本分為安置區(qū)和遷出區(qū)來研究農戶資產分布的動態(tài)變化,采用變異系數和扭曲系數對農戶各項資產的分布差距進行了簡單描述,采用基尼系數和洛倫茲曲線反應農戶資產不平等的程度。其次利用六盤山片區(qū)548戶農戶資產調查數據,基于能力貧困理論構建農戶資產增值開發(fā)能力的指標體系,采用結構方程模型定量分析農戶資產增值開發(fā)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的相互作用機制。接下來對農戶資產分布和收入分配的不均等情況進行統計描述,進而采用分位數回歸模型分析農戶家庭資產分布不均對收入分配的影響。移民搬遷使貧困人口實現了生計空間的再造和家庭資產的重塑,采用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移民戶與非移民戶的家庭資產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