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作為人類社會古老的機構之一,在世界秩序幾經跌宕起伏的過程中并沒有經歷太大的變遷,在跨越國家和民族之差異性時也保持了相當的共性。在歷史比較的視野中,借鑒社會人類學家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體》一書中提出的經典概念,大學實際上也是一種由學者群體共同相信的信念及其共同認可的秩序而組成的“想象的共同體”。大學教師職業(yè)的形成和發(fā)展是在這一共同體中被建構出來的概念,學術職業(yè)作為一種特別的旨趣和信仰,以及教師相信其所應當履行的責任,都是一種“被建構出來的真實”。這種真實是虛構又不是虛構,因為它具有巨大的力量,在信念(內心)和制度化(外力)的雙重影響下把思維定型,從而把某種關系和秩序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