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選取了柏樺40年間代表性的詩歌260首,皆是詩人親自挑選。不僅如此,詩人用了近3年的時間對每一首詩歌進行了仔細推敲、修訂,其中還有許多是重新寫了好幾遍。體例上,以后期作品為主體,選錄前期的代表性作品,兼顧柏樺創(chuàng)作整體風貌的同時,也展示柏樺前后期詩歌內在精神的演變脈絡。另收錄柏樺詩論2篇,訪談1篇,集中呈現(xiàn)柏樺作為當代著名詩人對于新詩的主張和見解。 本書不論是在詩歌、還是詩學層面,都代表了柏樺的成就。通過這個集子可以看出,柏樺力圖通過他的閱讀和寫作,以互文的方式,把極富詩歌感受力、想象力的古今中外的詩歌文本勾連起來,在廣闊的視野中,以感受力為基石,重構漢語新詩的另一種美學傳統(tǒng)。它所內蘊的詩學經驗和未來的可能性都亟待這個時代給出敏銳而深刻的洞察和回應。 本書裝幀精美,本書采用了裸脊鎖線的裝訂工藝,圖書可以攤開180度,放在桌面上無死角閱讀,不用壓東西,也不用擔心內頁會掉下來。 本書封面文字燙黑金,簡潔大方,又不失典雅。 在封面外添加護封,既可以很好地保護圖書、保護封面,也可以實現(xiàn)一本書雙封面的效果。封面為酒紅色,表示詩人內心勃發(fā)的沉摯、熱烈的情感;護封為青灰色,與詩人含蓄內斂的氣質相得益彰。整個封面預示著詩人沉摯的情感隱藏在含蓄的外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