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意義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內容
第二章 理論基礎
2.1 什么是閱讀
2.1.1 閱讀與文字
2.1.2 閱讀與語言
2.1.3 閱讀與認知
2.2 閱讀理論
2.2.1 閱讀過程模式
2.2.2 閱讀能力成分說
2.2.3 圖式理論
2.3 第二語言閱讀教學研究
2.3.1 國外第二語言閱讀教學研究
2.3.2 對外漢語閱讀教學研究
2.4 尚待解決的問題
第三章 詞義推測與閱讀能力
3.1 詞義推測概述
3.1.1 二語英語閱讀研究相關進展
3.1.2 語漢語詞義推測研究
3.2 詞義推測策略類別
3.2.1 字形策略
3.2.2 聲旁策略
3.2.3 構詞法策略
3.2.4 語義策略
3.2.5 句法策略
3.2.6 上下文語境
3.2.7 背景知識
3.2.8 標題策略
3.3 詞義推測與閱讀能力
第四章 實驗研究設計
4.1 研究思路
4.1.1 語言文字背景對閱讀的影響
4.1.2 二語水平的影響
4.2 研究假設
4.3 研究設計
第五章 口頭報告研究
5.1 初級組
5.1.1 調查方法
5.1.2 調查工具
5.1.3 被試
5.1.4 材料分析
5.1.5 結果
5.1.6 討論
5.2 中級一組
5.2.1 調查方法
5.2.2 調查工具
5.2.3 被試
5.2.4 材料分析
5.2.5 結果
5.2.6 討論
5.3 中級二組
5.3.1 調查方法
5.3.2 調查工具
5.3.3 被試
5.3.4 占果
5.3.5 討論
5.4 小結
第六章 紙筆測試研究
6.1 句內猜詞
6.1.1 研究對象
6.1.2 研究工具
6.1.3 實施過程
6.1.4 材料分析
6.1.5 占果與分析
6.2 上下文語境猜詞
6.2.1 上下文語境猜詞測試成績分析之
6.2.2 上下文語境猜詞測試成績分析之二
6.2.3 上下文語境猜詞測試成績分析之三
6.3 小結
第七章 問卷調查研究
7.1 問卷設計
7.2 調查對象
7.3 實施過程
7.4 數據處理
7.5 結果
7.5.1 策略總分結果分析
7.5.2 組內不同水平的具體策略比較
7.5.3 組間策略使用平均值與標準差比較
7.5.4 組間策略均值顯著性檢驗
7.6 討論
7.6.1 漢字策略
7.6.2 語義搭配策略
7.6.3 句法結構策略
7.6.4 背景知識策略
7.6.5 近語境策略
7.6.6 大的上下文語境策略
7.6.7 與母語對照策略
7.6.8 文章標題策略
7.7 小結
第八章 二語漢語閱讀能力發(fā)展過程分析
8.1 影響詞義理解的因素
8.2 不同水平詞義推測策略的使用情況
8.3 漢語閱讀能力結構分析
8.3.1 漢語閱讀詞義推測的重要策略——語義搭配、語素與上下文語境
8.3.2 漢語閱讀必須跨越漢字“門檻”——漢字量的大小
8.3.3 語義建構能力
8.3.4 語言水平
8.4 二語漢語閱讀能力的發(fā)展過程分析
8.4.1 歐美國家學生的漢語閱讀必須跨越漢字、漢語雙重“門檻”
8.4.2 韓國學生的漢字、漢語“門檻”都較歐美國家的學生低
8.4.3 日本學生幾乎沒有漢字“門檻”
8.4.4 假設驗證
第九章 二語漢語閱讀教學啟示
9.1 重視漢字構形訓練
9.2 重視詞語搭配關系教學
9.3 置于語義場的詞語教學
9.4 循序漸進的技能訓練
9.4.1 初級階段
9.4.2 中級一階段
9.4.3 中級二階段
9.4.4 高級階段
9.5 結合語義的語法教學
9.6 重視母語背景對漢語閱讀學習時長的影響
參考文獻
附錄一 測試材料
附錄二 調查問卷
附錄三 已發(fā)表的部分相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