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孩子經常感冒、發(fā)燒,多脾虛、肺虛
父母是收集孩子健康信息的第一人
脾胃失調,孩子抵抗力就差
孩子呼吸系統(tǒng)嬌嫩,容易被外邪侵犯
脾虛多是父母慣養(yǎng)出來的
孩子也有情志病,快樂是健康的基礎
別一生病就往醫(yī)院跑
急癥看西醫(yī)、慢癥看中醫(yī),是錯誤的觀念
治病的最好時機在“將病未病”階段
孩子身體好不好,一看就知道
看舌質顏色調整飲食
舌苔厚薄反映臟腑狀況
孩子常見的 5 種舌象
望指紋辨寒熱
有黑眼圈的孩子大多是過敏體質
鼻根青的孩子多肺氣虛、脾胃差
……
聽孩子聲音判斷疾病
聽咳嗽辨別疾病
說話聲弱的孩子多肺虛
聲音嘶啞,是喉嚨在呼救
呼吸急促、嗓子有痰鳴,小心哮喘
啼哭聲是孩子的特殊語言
哭是嬰幼兒尋求幫助的唯一方式
正常啼哭和病理性啼哭的區(qū)別
聞一聞預知孩子健康
口氣重,可能是脾胃出了問題
嘔吐物酸臭,可能是消化不良
觀察大便性狀了解消化情況
小便臊臭,多是體內濕熱
第二章 少打針少吃藥,讓孩子遠離疾病、長得高
發(fā)熱 多是肺系疾病引起的
發(fā)熱食療方
捏捏按按不發(fā)熱
孩子的體溫達到多少算發(fā)熱
給孩子測體溫可以用什么工具
不同部位的體溫測量方法
怎么判斷發(fā)熱是病毒性的還是細菌性的
在家給孩子降溫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咳嗽 肺失肅降,脾失健運
咳嗽食療方
捏捏按按不咳嗽
孩子咳嗽時要找準病因
給孩子止咳勿濫用止咳糖漿
感冒 病在肺,根在脾
感冒食療方
捏捏按按不感冒
孩子感冒一般多久才能好
感冒老不好,增強體質是關鍵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區(qū)別
為什么孩子容易患呼吸系統(tǒng)疾病
防治感冒的4個誤區(qū)
嘔吐 推脾經、清大腸
嘔吐食療方
捏捏按按不嘔吐
如果有以下癥狀,要馬上到醫(yī)院診治
從嘔吐物看孩子的病癥
孩子嘔吐時應該怎么辦
腹瀉 提示脾胃虛弱
便秘 健脾胃,潤腸通便
厭食 開胃和胃,運脾氣
尿床 3歲以前尿床是正?,F(xiàn)象
肺炎 一般7~10天痊愈
哮喘 多是脾、肺不足
扁桃體炎 養(yǎng)陰潤肺是關鍵
濕疹 保持皮膚濕潤是關鍵
蕁麻疹 保證睡眠 , 調節(jié)免疫力
手足口病 一般7天可自愈
水痘 1次感染后可獲得終身免疫
過敏性鼻炎 早晚按摩鼻部穴位
……
第三章 因時定養(yǎng),順著四季養(yǎng)孩子
春季 增強體質長得高
適當曬太陽,增強體質少生病
“春捂秋凍”,永不過時的“老理”
春季要預防傳染病
春季讓寶寶遠離過敏
孩子春季營養(yǎng)食譜推薦
捏捏按按養(yǎng)陽氣
夏季 食療開胃,及時補水
“疰夏”一定要及早治療
幾個妙招幫孩子遠離“疰夏”
炎熱酷暑“吃水”很重要
蚊蟲叮咬巧防治
孩子夏季營養(yǎng)食譜推薦
捏捏按按能清熱
秋季 潤燥防咳嗽,警惕腹瀉
秋季寶寶要防燥
針對孩子不同的干燥癥狀有哪些對策
秋季腹瀉主要癥狀是嘔吐、拉肚子
秋季腹瀉的危害
應對秋季腹瀉的3種食療方
孩子秋季營養(yǎng)食譜推薦
捏捏按按能潤肺
冬季 滋養(yǎng)腎臟,提高免疫力
寶寶冬季抗寒防感冒
洗澡不要太頻繁,每周2次或3次
冬季皮膚保濕是關鍵
日常防護要做到位
孩子冬季營養(yǎng)食譜推薦
捏捏按按能滋補
附錄 小兒推拿常用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