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杰(1888—1970),字仲英、仲子,筆名晞陽,江蘇南京人。在中國傳統(tǒng)經學、詩學研究與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方面頗有造詣,曾致力于南京的文物管理及文獻的整理研究工作,要求保留中華門、石城、臺城、清涼門等古跡。 車行健,中國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經典解釋學、注疏時代的儒家經學,著有《禮儀、讖緯與經義──鄭玄經學思想及其解經方法》《詩本義析論──以歐陽修與龔橙詩義論述為中心》《釋經以立論──漢代毛鄭詩經經解的思想探索》,發(fā)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黃忠天,中國臺灣“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著有《楊萬里易學之研究》《宋代史事易學研究》《周易程傳注評》《中庸釋疑》《二程易說》等著作,發(fā)表學術論文六十余篇。 盧啟聰,中國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目前專注于《詩經》《尚書》學之相關研究。著有《詩經傳說彙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