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之象充滿了世界,善惡之思亦充斥著人類的文明史。何為善?何為惡?向來說法凌雜。本論以為,有保證之善惡,有相對之善惡。若本原意志所為之陽動顯化作為,即以其實自證其真的法門與過程,便是由保證善惡承載的;而經由感覺智設定,理智修飾的善惡,則是相對的善惡,它雖然表征著保證的意義和價值,可其或然性、不確定性、假幻性十分明顯。是以,我們常言的善惡,必得致之具體的場景中,才能給出理解和研究,並且,這樣的理解亦必須以保證的善惡為底蘊和依憑。智慧參與的善惡恰恰是由智慧決定和引導的,因此,智慧的品質決定著善惡的樣態(tài)。感覺智支配的善惡,多的是各自(自我)的據判,故會紛爭不已;理智調理的善惡,更多會尋求公共的利好,其杰出成果即人類的正義之思和科學理性;性智覺悟的善惡,可解除自我的虛假,終證成原意志自證其成的完整與全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