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郎探母》是傳統(tǒng)京劇劇目,作品形成于清代。劇情取材于楊家將故事,但與《楊家將演義》的情節(jié)有所不同,宋將楊四郎(延輝)被俘,改名木易,與遼國鐵鏡公主成婚。15年后,楊母佘太君率軍來到雁門關。四郎得鐵鏡公主誆來的令箭,私往宋營探母,又連夜趕回遼邦,被遼主蕭太后擒拿問斬,經鐵鏡公主等求情,方獲寬宥。本劇據稱為道光四年(1824)的慶昇平班戲單中即已著錄此?。ㄖ苊魈兜老桃詠砝鎴@系年小錄》)。道光二十五年(1845)刊刻的《都門紀略》記載余三勝、張二奎、陳鸞仙(鳳林)等演員都擅長此劇。全劇淋漓盡致地抒發(fā)了母子、夫妻、兄弟之間的種種人倫之情,蒼涼凄楚,哀婉動人。該劇人物不少,行當配置相當整齊,唱念安排得當,唱腔也豐富而優(yōu)美。尤其《坐宮》一場,幾乎囊括了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通過板式的變化、多層次地揭示了人物的情緒變化,是一出極著名的生、旦唱工戲,堪稱京劇藝術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