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既是先秦時代的中國文學經典,更是軸心時代的中國哲學高峰。中國人將個體精神自由標舉為人的zuigao生命價值,自莊子始。中國人將自由精神升華為一種系統(tǒng)的思想學說,進而發(fā)展為一個獨立學派,以《莊子》成書為標志。 《莊子》最早成書于戰(zhàn)國,漢代,還是晉代?《莊子》是出自莊子一人之手,還是由莊子親撰篇什與弟子后學所撰篇什合訂而成的學派總集?內外雜的分類是自始即然,還是逐漸形成的?今本三十三篇的《莊子》與史籍所載五十二篇的《莊子》,差別僅在于篇數(shù)嗎?《莊子》各篇的主旨和思想精髓何在,作者是誰?這是中國文化史上聚訟千年的一系列謎案。 本書充分吸收歷代莊學名家的研究成果,對《莊子》全書作系統(tǒng)注解、疑難辨析、全文翻譯,完整揭示了《莊子》的自由精髓,并著重在詳悉考證和精深辨析的基礎上,復原了被郭象遮蔽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戰(zhàn)國《莊子》初始本、西漢《莊子》大全本的篇目分類和整體概貌,考定內七篇為莊子親撰,外雜篇無一莊撰,澄清了學術史上歷代爭論不休的諸多莊學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