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本書中,不僅有一座充滿樂趣和故事的小山,還可以看到人與自然的聯(lián)系是如何一步步探索開來的。按照小魚的說話風格就是:這真有趣!透過這本書,你會發(fā)現(xiàn)探索人與自然的聯(lián)系,是可以向自然學習的,是可以借助書本知識的,更是可以代際傳承的。一座后山,用一根歲月之繩,串起了幾代人的自然味道——榆錢的味道,苦菜的味道,桑葚的味道,香椿的味道……。這些味道,又何嘗不是生活的味道、親情的味道?紅隼并不是一位多么特殊的家長,他有著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愛好、自己的家庭生活,如果說有一點點不同,那就是他的愛好深入而持久;小魚也是一個普通孩子,他有著自己的學業(yè)、自己的興趣、自己的玩伴,如果說有一點點不同,那就是他比很多小朋友的玩伴更多一些——比如老爸,又比如各種昆蟲、植物、蛙和鳥。通讀全書,每個小故事,都在描述自然野趣的同時,展現(xiàn)了父子成長過程中的細節(jié)和動力。不論孩子的身心,還是家庭關系,我們都希望能夠不斷成長。什么是真實的成長?小魚在《變形記》最后寫道:從蝌蚪到青蛙,我原來認為它們的變化是那么的不可思議,但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生命的成長不存在一蹴而就的飛躍,中間會經歷許許多多漸變的過程。從蝌蚪到青蛙的成長歷程,是來自于后山的經驗之談,也是這本書價值觀的一種映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