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先對遺址12個探方中采集的528塊木材進行了材種鑒定。同時,通過基本密度、尺寸干縮率和濕脹率、順紋抗壓強度及表面接觸角等指標分析飽水古木腐朽程度,并將飽水古木的降解程度分為4個等級。再通過化學成分分析、固體核磁共振、結晶度分析、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微觀構造及紅外測試等手段分析古木腐朽機理。依據前述飽水古木降解程度及機理,課題組用飽水古木小試件(常用尺寸:2cm×2cm×2cm)進行探索試驗,最終確定了3種適合海門口遺址飽水古木的加固方法:天然樹脂法、殼聚糖法和酚醛樹脂法。并用這3種方法對143根飽水古木進行加固:用天然樹脂法加固古木62根;用殼聚糖法加固古木21根;用酚醛樹脂法加固古木60根。加固完成后,通過基本密度、順紋抗壓強度、抗流失性能以及耐菌腐性能等指標對加固效果進行評價。通過結晶度分析、SEM微觀構造分析以及紅外測試等手段對加固機理進行分析。本研究將為海門口遺址打造成為云南青銅文明起源的重要基地奠定技術基礎。同時,本研究突破了實驗室探索,直接對大尺寸飽水古木進行加固保護,可為將來大尺寸飽水古木的加固保護應用提供可直接借鑒的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