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第一章 源流與演變:“不應為”律的流變脈絡
引言
第一節(jié) “不應為”律在唐代之前的發(fā)端
第二節(jié) 唐代至清代“不應為”律的沿襲
第三節(jié) “不應為”律的構成特征
小結
第二章 擴張與克制:特別“不應得為”律
引言
第一節(jié) 唐代特別“不應為”律
第二節(jié) 宋元特別“不應為”律
第三節(jié) 明代特別“不應為”律
第四節(jié) 清代特別“不應為”律
小結
第三章 核心與主脈:“理不可為”之意涵
引言
第一節(jié) 禮治之理
第二節(jié) 理義之理
第三節(jié) 事理、人情之理
小結
第四章 初衷與困局:立法原意與實踐之弊
引言
第一節(jié) “庶補遺缺”的立法初衷
第二節(jié) “輕重相明”的立法目的
第三節(jié) 概括性禁律的實踐之弊
小結
第五章 平衡與秩序:“不應為”律的命案司法適用
引言
第一節(jié) 命案中的“不應為”行為
第二節(jié) 行為與罪責的輕重之平
第三節(jié) 罪責與刑罰的輕重之平
小結
第六章 審斷與教喻:“不應為”律的細故案件司法適用
引言
第一節(jié) 細故案件中的“不應為”行為
第二節(jié) 審斷的理據(jù)支撐
第三節(jié) 教喻與“輸服具結”
小結
結語
附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