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合作社產權治理類型、社員參與行為與福利改善研究》首先交代了研究的背景資料和目的意義,梳理了研究的理論基礎,進而構建起研究的邏輯框架(第一章、第二章)。研究主體部分,首先對農民合作社的產權治理內涵進行了梳理與驗證,確定可通過所有權結構、決策過程與剩余利潤分配來反映這一內涵;基于這3個內涵維度,將農民合作社產權治理內涵劃分為8種理論類型,結合調研結果,確定了其中4種具有現實代表性(第三章)。針對產權治理類型劃分結果與現實代表類型,從產權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與特殊規(guī)律兩個角度對農民合作社產權治理類型的形成路徑進行梳理,也從一個側面解釋了為何現實中只有4種類型普遍存在(第四章)。在此基礎上,基于調研數據,對農民合作社中社員參與行為與社員福利改善狀況進行實證分析,驗證了產權治理類型對社員參與行為及社員福利改善的影響(第五章、第六章)。同時,對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民合作組織的發(fā)展歷程及產權治理特征進行梳理,并對發(fā)達國家合作社的產權治理經驗進行總結,進而提出規(guī)范中國農民合作社產權的相關啟示(第七章)?;谝陨戏治?,歸納總結出中國農民合作社產權治理類型的演進路徑(第八章),最后得出研究結論與啟示(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