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短片劇作比喻成一次旅途,全書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上路之前”“在路上:關于短片你需要知道的一切”“岔路口:視聽化的‘另類’劇本”,以及最后一部分“抵達目的地”。 第一部分是在開始創(chuàng)作之前,也就是正式踏上“旅途”之前我們需要打包進行李箱的內容。這一部分對于短片的重要性、成為編劇的條件、劇本以及劇本格式做了界定;第二部分是介紹沿途的重要風景,探討關于短片的所有知識,包括短片與長片的區(qū)別、短片的特質、短片的結構等方面;第三部分的第十一章名為“視聽化劇本”,分別從導演思維、攝影思維、美術思維來探討“整合編劇思維”拓展的可能性;第十二章“劇作與技術”以及第十三章“‘另類’劇本創(chuàng)作”,是全書理論性**的章節(jié),也是全書最不好讀的部分,因為這兩章從劇本史的角度,詳細論述了技術對于劇作的影響,以及非傳統(tǒng)的“另類”編劇方法。給讀者一個建議,如果你正著急創(chuàng)作手頭的劇本,那么你可以跳過這一章節(jié),先繼續(xù)往下讀,因為接下來就是第四部分:“抵達目的地”。在這一部分,你會驚喜地發(fā)現短片創(chuàng)作常走的彎路已經被總結出來,并且還有針對短片創(chuàng)作的七大建議,甚至還有一些你可以用來開發(fā)創(chuàng)意的好玩的練習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