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介紹低場核磁共振技術(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應用于不同條件下巖石損傷破壞過程的研究。通過采用理論分析與室內實驗相結合的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技術,開展巖石損傷破壞過程中的細觀結構特征測試與分析。本書系統闡述了巖石在凍融循環(huán)、動力荷載、加卸載、化學腐蝕等條件下的細觀結構特征和裂紋擴展、發(fā)育過程,獲得了巖石損傷的核磁共振表征參數,揭示巖石的損傷演化機理;結合核磁共振參數,闡述了巖石裂隙結構面空間分布的分形特征,并與巖石損傷力學特性相關聯,構建宏觀力學參數與細觀結構特征的關系,揭示出不同條件下的巖石損傷破壞機理,為基于核磁共振技術的巖石損傷破壞研究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撐。本書可供從事巖石力學和巖體損傷研究的采礦工程、巖土工程等領域的研究生、學者參考,也可供開展低場核磁共振技術應用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