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作為民營企業(yè)家中的“時代楷?!?,他的出現是“沂蒙精神”大纛下的必然。作為一名共產黨人,他以永恒的初心為這面旗幟增添了時代風采,他用27年的拼搏創(chuàng)建了一個物質財富的“帝國”,同時也鍛造了中國企業(yè)家精神。他兌現了“為員工謀利,為社會造?!钡闹Z言,于2014年11月14日深夜倒在辦公桌前。我們開始以多種方式懷念他:從沂蒙到北京,從“齊魯時代楷?!钡饺珖皶r代楷?!保宦飞?,鮮花為他芬芳,掌聲為他響亮,光環(huán)為他閃爍……他自己肯定不曾想到,他死后的榮光竟然如此的輝煌。2014年11月18日,數萬人擁聚的追悼會上,當得知他身患癌癥12載,忍受著三次開胸手術的痛苦,硬是把一個瀕臨倒閉的校辦小廠,推進2017年全國藥企創(chuàng)新能力前三甲的方陣時,萬人飛淚。當他的那份將企業(yè)交給社會、將企業(yè)經營權交給“外人”的遺囑被公開后,社會上一片贊嘆,稱贊他身為一個共產黨人的家國情懷,稱贊他為改革沖破利益的藩籬書寫了一個成功的范例……一個偉大的創(chuàng)業(yè)者走了,誰都無法保證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他用心血乃至生命創(chuàng)造的事業(yè)能堅持多久。于是進入“后趙志全時代”的魯南制藥,更容易聚焦眾多關注的目光。正如2014年的那個冬日,微信群里瘋傳的那篇“美國人魯南心”的文章所言:“趙總走了,我不知道冬日里還有沒有溫暖的太陽,我不知道長夜里還有沒有一地月光……風,是否會改變以往的方向……”在各種猜測、觀望甚至懷疑、掣肘中,“后趙志全時代”的魯南制藥銷售收入持續(xù)遞增,以不爭的事實宣告了新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