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磁翰墨》一書的撰著,由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書法家協會理事會動議于2017年春天。經過一年的認真準備,2018年初,理事會向沙坪壩區(qū)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以下簡稱“區(qū)文聯”)鄭重提出著作撰寫的申請,很快獲得文聯主席團批準,隨即進入著作框架的安排設計之中。為了充分調動理事會成員的積極性,并切實提高大家的科研能力,以達到術、學兼修并舉,所有理事一致認為責無旁貸,均為《沙磁翰墨》著作的編委成員,分工協作、共同努力完成這一于沙坪壩文化大區(qū)和強區(qū)建設頗有助益的光榮任務。為了使本項工作得以切實推進,區(qū)文聯黃崢書記、許世虎主席親自掛帥督戰(zhàn),擔任名譽主編;龍紅、傅舟兩位教授共同作為執(zhí)行撰著工作的學術主編;并特別拜請德高望重的繆經綸、安為年和張裕綱三位先生作為學術顧問。2019年,所有編委成員,積極努力、大膽推進撰著工作,購買有關資料,深入各大圖書館查找相關文獻,并到有關文博單位實地考察,收集珍貴圖片材料。其間,還專門邀請著名地方文史專家張建中先生作了撰著輔導講座,讓大家進一步明確主題集中、資料取舍、角度把握及概念明晰等寫作要求。同時,還多次就著作的內容結構、史料甄別、史論析辨和邏輯處理等問題向抗戰(zhàn)文化藝術研究專家廖科先生進行了請教和交流。熱心文物事業(yè)的唐健先生為本著無私提供了數張珍貴資料圖片。編輯出版經驗豐富的周曉先生,多次對著作的結構設計、主題凝練、資料擇用、圖片選取等給予耐心指導,切實幫助,不僅增強了團隊的信心,而且顯著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為了加強撰著力量,編委會還邀請重慶大學藝術學院畢業(yè)碩士陳鵬、周子渝和在讀碩士生曾強鑫參與《沙磁翰墨》著作的內容撰寫、文字編輯、資料核實、圖片收集及文字校對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