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既是一部修正主義的數學史,也是一部修正主義的藝術史。在這部洞見迭出的書中,托尼˙羅賓探究了第四維的不同模型,以及這些模型在物理學和藝術中的應用。羅賓探討了切片模型(平面國模型)與投影模型(影子模型)的區(qū)別,比較了這兩種模型的歷史及其在大眾文化中的運用和誤用。使用他的原創(chuàng)性的論證:畢加索利用投影模型發(fā)明了立體主義,閔可夫斯基構建狹義相對論時對四維射影幾何學已胸有成竹,本書力排眾議,以扭量、準晶、量子拓撲學等當代數學中的空間涉及的一系列創(chuàng)新思想,逐一呈現投影模型的優(yōu)勢。 羅賓提出,射影幾何學在發(fā)展當下數學思想中的強大作用,我們對切片模型的依戀實際上是阻礙理解時空當代模型的一個概念障礙,進而梳理了射影思想如何成為藝術、數學、物理學和計算機科學中如今一些激動人心的發(fā)展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