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美學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23卷第1期)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23卷第1期)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23卷第1期)

定 價:¥168.00

作 者: 王杰 編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208166974 出版時間: 2020-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640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是一本以馬克思主義美學為中心,兼及東西方美學和美學史研究的集刊,每年出版兩期,系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集刊。每一期根據(jù)本年度的學術(shù)熱點和動態(tài)開設相應主題欄目,通過組稿來討論相關(guān)議題。基本內(nèi)容含括:馬克思主義美學原理、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當代美學基本問題、審美人類學等研究領(lǐng)域。 馬克思主義美學在中國學界至少包含著三層含義:一、它是一種與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相對立的哲學和美學理論范式;二、它被當作蘇聯(lián)社會主義美學的代名詞;三、它被認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美學理論。正是基于這種概念內(nèi)涵相互重疊、交叉與碰撞的現(xiàn)狀,《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致力于發(fā)現(xiàn)這種多義性在中國語境中所共同顯示的當代美學的基本問題,并延伸其周邊問題,從而使馬克思主義美學更加充滿活力,真正在中國當代的思想文化領(lǐng)域發(fā)揮核心作用。

作者簡介

  王杰,男,1957年10月,江蘇無錫人,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教育部特聘長江學者,博士士生導師,《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主編、浙江大學當代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學術(shù)兼職有: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文學專家組成員、國家出版基金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地山東大學文藝美學中心兼職教授、全國馬列文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藝術(shù)人類學學會副會長等。已出版《審美幻象研究——現(xiàn)代美學導論》《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代美學問題》《美學意識形態(tài)》(譯著)等。

圖書目錄

斯特凡·馬耶恰克
朱更生

圖像的可見性和世界的景象
——論康拉德·菲德勒關(guān)于圖像理論和藝術(shù)理論的若干倡議
_
68
馮憲光
論藝術(shù)制作
_
81


論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邏輯起點的實踐轉(zhuǎn)向
_
95


感官的突圍:聽覺轉(zhuǎn)向與藝術(shù)新機遇的生成
_
113
當代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周海玲
文本符號學泛化與文本唯物主義
——論馬克思主義對大眾文化研究文本化趨向的糾偏
_
133
廖雨聲
馬爾庫塞審美感覺政治學初探
_
148
王奧娜
社會批判視域下的新音樂分析
——阿多諾音樂美學思想淺談
_
162
邁克爾·韋恩


劉旭光

《紅色康德:美學、馬克思主義和判斷力批判》導言
_
181
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王少明
趙宋光
作為“馬克思主義隱義學派”的趙宋光
——訪美學家趙宋光先生
_
193
Volume 23 Issue 1 3
.
張良叢


李澤厚實踐美學對精神分析的運用及其當代意義
_
207
當代政治美學研究
王洪岳
龔游翔
論初創(chuàng)期的中國當代文化政治美學
_
225


政治與正義的審美融
.
通:阿倫特與羅爾斯美學思想的親緣性探析
_
237


審美經(jīng)驗:朗西埃政治美學關(guān)鍵詞
_
257
悲劇理論研究
丁爾蘇
苦海無邊,“退讓”是岸
——叔本華悲劇理論述評
_
271


王奕汀
論中國現(xiàn)代悲劇觀念研究的緣起與發(fā)展
_
282







個人烏托邦:關(guān)于中國現(xiàn)代悲劇觀念的討論
——電影《地久天長》討論紀要
_
293


周曉燕



野天鵝的歌唱
——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座談紀要
_
317


關(guān)萍萍
新科技時代的美學革命與信仰重建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杰教授訪談錄
_
336
Research on
Marxist Aesthetic4 s
.
重大項目專欄
主持人:段吉方
當代美學與本體闡釋
_
349
段吉方
形式與歷
.
史:批評的本體闡釋及其兩種美學理論展開方式
_
351
藍國橋
王國維美學意境論的本體闡釋
_
365
張公善
生活轉(zhuǎn)向:西方現(xiàn)當代哲學突圍之道
_
389


日常生活批判對審美人類學的超越與重構(gòu)
_
403
主持人:傅其林
東歐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
——紀念阿格妮絲·赫勒
_
422
費倫茨·費赫爾
秦佳陽

戲劇的歷史哲學、悲劇的形而上學以及非悲劇戲劇的烏托邦:青年盧卡奇戲劇
理論的可能性
_
424
匡存玖
論波蘭馬克思主義符號學美學
_
465
張宇維
論沙夫馬克思主義符號語義學思想
_
483
審美人類學研究


倉愷延
結(jié)構(gòu)與行動
——審美制度研究的社會學視野
_
499
Volume 23 Issue 1 5
.
陽玉平
審美人類學維度下的遺產(chǎn)地旅游
——以興安靈渠為例
_
513
徐弋茗
“異托邦”與地方性:烏鎮(zhèn)戲劇節(jié)與烏鎮(zhèn)的空間審美結(jié)構(gòu)
_
526
勞逸峰
進化論美學摧毀審美非功利性了嗎?
——對審美非功利性的人類學思考
_
542


論后現(xiàn)代語境中的審美人類學
_
552
當代中國電影評論


徐建華
回到社會現(xiàn)實本身
——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的歷史本質(zhì)性分析
_
573
徐立偉
日常生活符號中的“鄉(xiāng)愁烏托邦”
——《四個春天》悲劇美學研究
_
589
王蓓蓓
論科幻電影的美育功能
——以《流浪地球》為例
_
605
覃守達
中國式悲劇及其主體探析
——電影《地久天長》的啟示
_
615
Research on
Marxist Aesthetic6 s
.
文化評論
張先廣
間性論視域中的新媒介、新文論與新文學
_
629
秦瑩瑩
紅色旅游的審美治理路向
_
647


張菲菲
“毒雞湯”咪蒙的升騰及覆滅
——基于大眾心理、價值體系與文化治理的考察
_
662
書評與會議綜述
何信玉
堅持政策自覺,引領(lǐng)文化自信
——評王杰教授《當代中國文藝政策發(fā)展史》
_
683


左翼電影批評的歷史原像與當代闡釋
——評《20世紀30年代中國左翼影評的文化解讀》
_
693
史曉林
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美學問題:第八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
_
699
黃若愚
“新時代文藝美學發(fā)展新趨勢暨《曾繁仁文集》出版”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
_
708
第九屆國際馬克思主義美學論壇會議公告
_
718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須知
_
722
《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投稿格式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