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紡織起源篇001
1 史前時代石球的功用與紡織起源的困惑003
2 石球利用技術中的紡織之源考證006
3 原始紡織體系在人類進化中的蝴蝶效應012
4 對嫘祖的籍貫和發(fā)明絲織的疑問016
Part 2纖維出現篇021
1 中國利用植物莖皮纖維的時間023
2 絲織起源的一些疑問026
3 中國古代棉花植物的名辨031
4 棉花內傳路徑及長時期傳播受阻的原因033
5 礦物纖維石棉在中國古代出現的記載和研究035
Part 3絲處理篇039
1 中國古代的繭蛹處理方法變遷041
2 中國古代繅絲工藝的變遷046
3 繅絲器具的演變055
4 繅車的形制與操作057
5 絡絲、并絲、整經器具及工藝060
Part 4植物纖維處理篇067
1 植物莖皮纖維的初加工069
2 棉花的初加工073
Part 5紡織機械篇081
1 中國古代紡紗工具的變遷083
2 原始腰機096
3 雙軸織機096
4 綜躡織機的起源—手提綜竿式斜織機的假說098
5 綜躡織機101
6 小花樓提花織機121
7 大花樓提花織機128
Part 6甲骨文中的紡織篇133
1 “桑”“喪”的甲骨文新解135
2 “學”“教”同體的紡織考源139
3“糸”(mì)、“絲”在甲骨文中的悖論思考142
4 甲骨文中的紡織生產再究145
Part 7紡織度量篇147
1 鼎銘文中“匹馬束絲”之“束”“絲”新解149
2 對南唐徐鍇關于蠶絲度量的獻疑153
3 對織物度量的補充和再考154
4 對織物古代精密程度表述的現代表征156
Part 8中國孝文化中的紡織篇159
1 基于紡織圖像信息研究的中國古代單向度孝文
化內涵的問疑161
2 中國古代壽衣及喪服密度的孝詮釋165
3 紡織服飾史背景下民間孝故事的考辨168
Part 9《論語》中的紡織服飾考辨篇173
1 前素與后素、繪與繡之辨175
2 身份象征之辨176
3 質與文之辨180
4 《論語》中的紡織度量之辨180
5 君子服飾搭配、穿著與形制之辨182
Part 10《詩經》中的紡織篇185
1 《詩經》中的葛及其葛產品187
2 《詩經》中的麻類植物及麻類織物189
3 《詩經》中的植物染料及其工藝191
4 《詩經》中的毛類制品192
5 《詩經》中的絲織過程195
Part 11成語中的紡織篇197
1 “作繭自縛”中的紡織知識199
2 “滿腹經綸”“余音繞梁”“絡繹不絕”的解說200
3 成語中的織造工藝201
4 成語中紡織文化的表達206
Part 12古代筆記小說中的紡織篇209
1 《神異經》《海內十洲記》中的紡織211
2 《南方草木狀》中的紡織纖維212
3 《續(xù)齊諧記》中的紡織214
4 《荊楚歲時記》中的紡織215
5 《雞肋編》中的緙絲218
6 《齊東野語》中的紡織220
Part 13紡織祭祀篇227
1 “先蠶”和“先棉”的共同性229
2 “先蠶”和“先棉”的相異性234
Part 14紡織非遺篇239
1 緙絲起源的疑問241
2 緙絲傳播過程問疑247
3 緙絲稱謂問疑249
4 杭羅的品種和特征251
5 南通藍印花布的起源257
6 宋錦工藝的起源262
7 宋錦之名的起源264
8 宋錦出現的原因分析268
9 南京云錦織機的出現272
10 織金和妝花技術的產生278
11 南京絲織業(yè)與云錦的產生280
12 陽新布貼研究現狀和發(fā)展模式的系統性缺席284
13 新疆維吾爾族艾德萊斯的名考288
14 艾德萊斯工藝的新疆考究292
參考文獻296
后記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