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入畫”是中國繪畫歷史演進過程中形成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中國書畫藝術發(fā)展為核心的動力與精神。“以書入畫”早源于人們對于“書畫同源”與“書畫同體”的認識,彰顯出中國書畫互為表里的“筆墨精神”。“以書入畫”在中國書畫史的各個歷史階段均有不同的表現(xiàn),而“金石入畫”是清代以來以書入畫的特殊階段與核心表現(xiàn)。因而梳理與探究以書入畫這一中國繪畫歷史發(fā)展的“道統(tǒng)”,特別是探索與分析“金石入畫”這一現(xiàn)象在中國繪畫中的具體表征與創(chuàng)作理路,一方面對于全面梳理“金石”與清代乃至近現(xiàn)代中國畫的歷史進程的關系,以及“道咸畫學中興”說等學術論點,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另一方面,對于堅守中國繪畫的筆墨傳統(tǒng)與改進當代中國畫教學等方面也是極為迫切的現(xiàn)實命題。《金石入畫研究:淵源、個案與意義》以清代以來在“金石入畫”方面五位典型的畫家金農、趙之謙、吳昌碩、黃賓虹、潘天壽為分析對象,從創(chuàng)作視角出發(fā),通過對金農的“漆書入畫”、趙之謙的“魏碑入畫”、吳昌碩的“獵碣入畫”、黃賓虹的“金文入畫”和潘天壽“一味霸悍”的金石入畫思想與實踐的分析研究,重點梳理“金石入畫”在不同畫家個案中的學術基點與形態(tài)表現(xiàn),闡明“金石”之于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