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辛亥之秋,武昌起義的槍聲劃破了沉沉夜空。無數仁人志士懷著理想,以鮮血和生命在共和的旗幟下凝聚——“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設的?!保珴蓶|:《民眾的大聯合》)——統(tǒng)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一旦結束,共和,則在四萬萬個熱烈的期待中應時而生。一九一一,以其特殊的里程碑意義而成為新與舊、現代與過去的自然分水嶺。云南邊徼,向稱不毛而響應義舉并不稍緩。在摧枯拉朽,掃除帝制的革命浪潮中順應歷史大勢,于重九之夜作出了光明的抉擇。尤為歷史所記取者,在隨后的護國討袁中,首樹義幟,再造共和,建立了無愧于時代的不朽功勛。百年過去,檢點歷史中我們看到:以辛亥革命為起點,三迤兒女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前仆后繼,不斷探索,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道路上共同書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史詩,徹底結束了近代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命運,開啟了中華民族不斷發(fā)展壯大、走向偉大復興的光明旅途!如今的華夏大地,經濟發(fā)展,邊疆穩(wěn)定,民族團結,文化繁榮,綜合國力不斷提升,民主政治在探索中前進,國家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發(fā)展道路,勃勃生機,為世矚目;偉業(yè)豐功,彪炳史冊!當救亡已成過往,復興之路正道可期,文明的崛起成為中華兒女新的期待——這是我們的使命與責任!融合與抉擇中,那冷靜的思考,需要前瞻,更需要回望,需要在對歷史的回望中沉著思考。唯其如此,才真正有可能去探求、擔當人類發(fā)展的大道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