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際漢學研究
我和漢學研究
論木村正辭的《文館詞林》寫本研究
卜彌格與歐洲專業(yè)漢學的興起――簡論卜彌格與雷慕莎的學術連接
從高第書目到Bibliotheca Sinica 2.O――兼論數字化與漢學史研究
海外漢學家的“個人身份認同”與學術“洞見”和“偏見”之間的關聯――以周蕾的女性主義觀點為考察對象
日本學者根山徹的《牡丹亭》研究
差距、轉換與思想的方法:海外漢學家的中國研究對我們的啟示――以弗朗索瓦?于連的思考路徑為例
二、典籍外譯研究
理解意義與創(chuàng)造意義――兩部中國典籍外譯的不凡意義和影響
《論語》中的“華夷之辨”及譯者文化身份研究
宇文所安的學術翻譯思想――以《韓愈和孟郊的詩》為中心
中西文化的傳道者:中文圣經翻譯家、教育家施約瑟
《詩經》西譯的演進歷程
西方漢學與中國經學的互動――以《論語》“信近于義,言可復也”的英譯與詮釋為例
傳教士翻《易》之道――以理雅各英譯《周易》為例
中國詩歌中隱喻的法蘭西解讀――以程抱一和于連為例
三、跨文化研究
論劉若愚的“詩言志”闡釋
程抱一的漢學研究與詩歌創(chuàng)作的關系初探
民國時期英文《北京導報》(1917―1931)的沉浮與特色
科舉與儒學轉變――唐人重《禮記》現象考察
“儒家角色倫理學”:由來與實質
評美國漢學家海陶瑋《中國文學中的個人主義》
熊式一兩部英文戲劇的上演――得意的《王寶川》與失意的《西廂記》
跨文化視野下郁達夫小說《過去》研究
老莊哲學思想在俄國的傳播及延伸性思考
附錄
“中國文化的世界性意義高層論壇”會議側記
編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