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碧霞元君信仰為核心的京西妙峰山廟會不僅是京畿一帶乃至整個華北地區(qū)民眾的信仰中心,也是近百年來中國民俗學的圣地。四百年來,京城內外的香會、香客在碧霞元君信仰的感召下,每年農歷四月初一至十五這半個月時間內,自發(fā)地從四面八方前來朝頂進香,并由此形成了妙峰山廟會獨具特色的香會文化、香道文化、茶棚文化等民間信俗文化。本書以女神信仰為起點,剖析了明清以來華北地區(qū)碧霞元君信仰廣為流傳的社會歷史背景及宗教心理因素,碧霞元君的神格定位不再是虛幻縹緲的天界神靈,她乃是從現實社會中走出的、與信眾心心相通的慈善老母,這一神格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于神靈的心理需求。對她的一切崇拜與信仰都是基于這樣的心理而形成的。不僅如此,近百年來中國幾代民俗學者前赴后繼對妙峰山廟會的考察與研究,又使這里變成了民俗學研究者心目中的“朝圣地”。在雙重“圣地”光環(huán)籠罩下的妙峰山,究竟該如何定位?非遺保護語境下,該如何看待妙峰山廟會的民俗信仰?這些都是本書想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