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計算機科學理論與基礎知識信息技術素養(yǎng)

信息技術素養(yǎng)

信息技術素養(yǎng)

定 價:¥49.80

作 者: 暴占彪,李培英,劉明利 著
出版社: 中國鐵道出版社
叢編項: 普通高等學校“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3271756 出版時間: 2020-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2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當前高等院校對計算機教學改革的要求,將課程思政融入課程內容中,內容 取材既考慮到計算機及信息技術教育的基礎性、廣泛性和一定的理論性,又兼顧了計算機 教育的實踐性、實用性和更新發(fā)展。 本書共分11 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與計算思維、操作系統(tǒng)、數(shù)據處理基礎、計算 機網絡技術與應用、信息檢索、數(shù)據庫基礎、云計算、大數(shù)據、物聯(lián)網、人工智能及其應 用、信息安全和職業(yè)道德等。 本書內容翔實,結構嚴謹,知識覆蓋面廣,敘述準確,適合作為普通高等學校大學計 算機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愛好者的自學參考書。

作者簡介

  暴占彪,李培英,劉明利,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圖書目錄

第1 章 計算機與計算思維. 1
1.1 計算機概述. 1
1.1.1 初識計算機 1
1.1.2 計算機的產生與發(fā)展. 1
1.1.3 計算機的發(fā)展趨勢. 3
1.1.4 計算機的分類 4
1.1.5 微機的發(fā)展歷程 5
1.1.6 計算機的應用 6
1.2 計算機系統(tǒng). 8
1.2.1 計算機的硬件系統(tǒng). 8
1.2.2 計算機的軟件系統(tǒng). 10
1.2.3 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12
1.3 微機及其硬件系統(tǒng). 13
1.3.1 微機的硬件結構 13
1.3.2 主機系統(tǒng) 14
1.3.3 總線和接口 18
1.3.4 輸入/輸出設備. 19
1.3.5 微機主要性能指標. 21
1.3.6 如何選購微機 22
1.4 數(shù)制和信息編碼. 23
1.4.1 數(shù)據和編碼 23
1.4.2 進位制計數(shù)制 23
1.4.3 常用進位計數(shù)制及其轉換. 24
1.4.4 常用數(shù)據編碼 26
1.5 計算思維和算法基礎. 29
1.5.1 計算思維的概念 29
1.5.2 計算思維的主要方法. 29
1.5.3 計算思維應用 30
1.5.4 算法基礎 31
本章小結 34
思考與練習 34
第2 章 操作系統(tǒng). 36
2.1 操作系統(tǒng)基礎. 36
2.1.1 操作系統(tǒng)的含義. 36
2.1.2 操作系統(tǒng)的分類. 37
2.1.3 常用操作系統(tǒng)簡介. 38
2.1.4 操作系統(tǒng)的功能. 40
2.2 Windows 10 的應用 44
2.2.1 Windows 10 基礎 44
2.2.2 Windows 10 文件管理 48
2.2.3 Windows 10 系統(tǒng)管理 53
本章小結 60
思考與練習 60
第3 章 數(shù)據處理基礎. 62
3.1 文字處理. 62
3.1.1 創(chuàng)建和編輯文檔. 62
3.1.2 文檔排版 65
3.1.3 圖文混排 71
3.1.4 表格. 73
3.2 幻燈片 76
3.2.1 建立和保存演示文稿. 76
3.2.2 視圖方式 76
3.2.3 編輯幻燈片 77
3.2.4 幻燈片插入對象. 78
3.2.5 美化. 80
3.2.6 設置動畫效果. 82
3.2.7 幻燈片放映 83
3.3 電子表格. 85
3.3.1 電子表格基礎. 85
3.3.2 輸入數(shù)據 87
3.3.3 單元格的格式與樣式. 89
3.3.4 公式與函數(shù) 91
3.3.5 圖表. 99
本章小結 100
思考與練習 100
目錄
II
信息技術素養(yǎng)
第 4 章 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 103
4.1 認識計算機網絡. 103
4.1.1 計算機網絡的概念. 103
4.1.2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104
4.1.3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04
4.2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和參考
模型. 107
4.2.1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 107
4.2.2 了解OSI 參考模型 108
4.2.3 TCP/IP 模型和網絡協(xié)議.110
4.2.4 TCP/IP 模型與OSI 模型的
對比111
4.2.5 IP 協(xié)議112
4.3 網絡傳輸介質. 114
4.3.1 同軸電纜.114
4.3.2 雙絞線114
4.3.3 光纖115
4.4 局域網技術基礎. 115
4.4.1 了解局域網.115
4.4.2 以太網116
4.4.3 局域網設備.117
4.4.4 無線局域網 121
4.4.5 虛擬局域網 123
4.5 Internet 基礎與應用 124
4.5.1 Internet 簡介 124
4.5.2 Internet 中的應用. 125
4.6 計算機網絡安全. 127
4.6.1 影響網絡安全的
主要因素 127
4.6.2 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 128
4.6.3 網絡安全協(xié)議 128
4.6.4 數(shù)據加密技術 128
4.6.5 防火墻技術 129
4.6.6 入侵檢測技術 132
4.6.7 虛擬專用網技術 132
4.6.8 網絡安全技術發(fā)展趨勢. 133
4.7 計算機網絡檢測命令. 133
4.7.1 網絡連通測試命令ping . 133
4.7.2 路由追蹤命令tracert . 133
4.7.3 地址配置命令ipconfig . 134
4.7.4 路由跟蹤命令pathping 134
4.7.5 網絡狀態(tài)命令netstat 135
本章小結 136
思考與練習 136
第5 章 信息檢索. 137
5.1 信息概述. 137
5.2 信息檢索. 138
5.2.1 信息的基本原理. 138
5.2.2 信息檢索的類型. 139
5.2.3 計算機檢索的方法. 140
5.3 中國知網. 143
5.3.1 檢索技術 144
5.3.2 CNKI 期刊檢索 145
5.3.3 檢索結果原文瀏覽、
下載 147
5.3.4 CNKI 常用軟件 148
本章小結 148
思考與練習 148
第6 章 數(shù)據庫基礎. 150
6.1 數(shù)據庫概述. 150
6.1.1 數(shù)據庫技術的發(fā)展. 150
6.1.2 數(shù)據庫系統(tǒng)的組成. 151
6.1.3 常用數(shù)據庫管理系統(tǒng)
介紹 152
6.2 數(shù)據模型. 154
6.2.1 數(shù)據模型介紹. 154
6.2.2 關系模型的基本術語. 156
6.3 Access 數(shù)據庫及其應用. 156
6.3.1 Access 數(shù)據庫概述. 157
6.3.2 創(chuàng)建Access 數(shù)據庫 157
6.3.3 在Access 數(shù)據庫中
創(chuàng)建表 160
6.3.4 表的維護與操作. 168
6.4 數(shù)據庫查詢. 175
6.4.1 選擇查詢 175
6.4.2 參數(shù)查詢 179
6.4.3 交叉表查詢 180
III
目錄
本章小結 183
思考與練習 183
第7 章 云計算. 187
7.1 云計算的概述. 187
7.1.1 云計算的概念 187
7.1.2 云計算的特點 189
7.1.3 云計算的發(fā)展 190
7.1.4 云計算的類型 194
7.1.5 云計算的部署模式. 198
7.1.6 云計算的優(yōu)勢 199
7.1.7 云計算的劣勢 200
7.1.8 云計算的應用 200
7.2 云計算關鍵技術. 204
7.2.1 云計算的體系結構. 205
7.2.2 虛擬化技術 206
7.2.3 海量分布式數(shù)據
存儲技術 208
7.2.4 大規(guī)模數(shù)據管理 209
7.2.5 并行編程模式 210
7.2.6 分布式資源管理 210
7.2.7 云計算平臺管理.211
7.2.8 運營支撐管理.211
7.2.9 綠色節(jié)能技術 213
7.3 云計算與大數(shù)據. 214
7.3.1 認識大數(shù)據 214
7.3.2 大數(shù)據與云計算關系. 215
7.4 云計算平臺. 216
7.4.1 國外云平臺提供商. 216
7.4.2 國內云平臺提供商. 220
本章小結 225
思考與練習 226
第8 章 大數(shù)據. 228
8.1 大數(shù)據概述. 228
8.1.1 大數(shù)據的發(fā)展歷程. 228
8.1.2 大數(shù)據的概念和特征. 230
8.1.3 大數(shù)據時代的思維變革. 231
8.2 大數(shù)據技術. 232
8.2.1 大數(shù)據技術發(fā)展歷程. 232
8.2.2 大數(shù)據關鍵技術. 233
8.2.3 大數(shù)據架構 233
8.2.4 分布式存儲和計算平臺
Hadoop . 234
8.2.5 分布式文件系統(tǒng)
(HDFS) 237
8.2.6 分布式數(shù)據庫HBase 240
8.2.7 NoSQL 數(shù)據庫. 241
8.2.8 編程模型MapReduce . 243
8.2.9 新一代資源管理調度
框架YARN. 246
8.2.10 輕量級的分布式內存
計算系統(tǒng)Spark 246
8.2.11 流計算 247
8.2.12 圖計算 249
8.3 數(shù)據可視化. 249
8.3.1 入門級工具 250
8.3.2 在線數(shù)據可視化工具. 250
8.3.3 互動圖形用戶界面(GUI)
控制 250
8.3.4 地圖工具 250
8.3.5 專家級工具 250
8.4 大數(shù)據的應用. 251
8.4.1 大數(shù)據在互聯(lián)網領域的
應用 251
8.4.2 大數(shù)據在醫(yī)療衛(wèi)生領域的
應用 251
8.4.3 大數(shù)據在金融行業(yè)的
應用 252
8.4.4 大數(shù)據在智能交通領域的
應用 253
本章小結 253
思考與練習 254
第9 章 物聯(lián)網. 255
9.1 物聯(lián)網概述. 255
9.1.1 物聯(lián)網的概念. 255
9.1.2 物聯(lián)網的發(fā)展. 256
9.2 物聯(lián)網的關鍵技術. 258
9.2.1 自動識別技術. 258
IV
信息技術素養(yǎng)
9.2.2 傳感器技術 262
9.2.3 物聯(lián)網通信技術 264
9.2.4 物聯(lián)網網絡服務 267
9.2.5 中間件. 268
9.2.6 智能技術 270
9.3 物聯(lián)網的應用. 271
本章小結 272
思考與練習 272
第10 章 人工智能及其應用. 274
10.1 人工智能概述. 274
10.1.1 人工智能的概念. 274
10.1.2 人工智能的起源
和發(fā)展 275
10.1.3 弱人工智能與強人工
智能. 278
10.1.4 人工智能各學派的
認知觀 279
10.2 人工智能的研究與應用 280
10.2.1 智能感知 281
10.2.2 知識推理 283
10.2.3 機器學習 285
10.2.4 智能行動 289
10.3 新一輪人工智能的發(fā)展
特征 292
10.3.1 進入大數(shù)據驅動智能
發(fā)展階段 292
10.3.2 進入智能技術產業(yè)化
階段. 293
10.3.3 進入認知智能探索
階段. 293
10.4 我國的人工智能戰(zhàn)略布局. 294
10.4.1 頂層設計——搶占
人工智能制高點. 294
10.4.2 我國人工智能的判斷
與冷思考 295
本章小結 296
思考與練習 296
第11 章 信息安全和職業(yè)道德 298
11.1 信息安全概述及技術 298
11.1.1 信息安全概述. 298
11.1.2 信息安全的主要威脅 299
11.1.3 信息安全策略. 300
11.1.4 信息安全技術. 300
11.2 計算機中的信息安全 302
11.2.1 計算機病毒及其防范 302
11.2.2 網絡黑客及其防范 305
11.3 職業(yè)道德與相關法規(guī) 307
11.3.1 使用計算機應遵守的
道德規(guī)范 307
11.3.2 網絡社會應遵守的
道德規(guī)范 307
11.3.3 有關知識產權和軟件
使用 307
11.3.4 我國信息安全的相關
法律法規(guī) 308
本章小結 308
思考與練習 309
參考文獻 31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