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總論媒介儀式與社會再現:三十六載除夕舞臺的傳播學解讀(精)

媒介儀式與社會再現:三十六載除夕舞臺的傳播學解讀(精)

媒介儀式與社會再現:三十六載除夕舞臺的傳播學解讀(精)

定 價:¥85.00

作 者: 王娟
出版社: 光明日報出版社
叢編項: 光明社科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19452902 出版時間: 2019-09-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媒介儀式與社會再現:三十六載除夕舞臺的傳播學解讀/光明社科文庫》采用內容分析、個案研究、問卷調查等方法,以受眾研究和效果研究作為切入,探討央視春晚的發(fā)展及其與社會變遷、媒介變革的互動。作者通過對歷年春晚上千個節(jié)目的分析,勾畫出春晚發(fā)展全貌,及其在節(jié)目類型設置、表演者選擇、地域傳播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和發(fā)展規(guī)律,并探討在新的社會發(fā)展和媒介變遷中春晚自身的多元化發(fā)展道路?!睹浇閮x式與社會再現:三十六載除夕舞臺的傳播學解讀/光明社科文庫》對歷年春晚主題,特別是歌舞類節(jié)目主題的分析,探討春晚的意識形態(tài)特征及其隨著社會發(fā)展和時代進步而產生的變化,以個案研究法分析春晚中全部語言類節(jié)目,探討其誕生和發(fā)展,特別是考察其中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對社會變遷的再現。

作者簡介

  王娟天津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聞理論,傳播理論,傳播研究方法。近年來在《當代傳播》《新聞界》《新聞知識》《青年記者》等核心及各類專業(yè)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主持省部級課題一項,參與、省部級等各類科研項目十余項。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問題的提出
一、精神盛宴:春節(jié)聯歡晚會的歷史與意義
二、彷徨與徘徊中的春節(jié)聯歡晚會現狀
第二節(jié) 研究的內容及意義
第三節(jié) 本研究的理論框架及研究方法
一、本研究的理論框架
二、本研究所用方法
第二章 文獻綜述及相關理論探討
第一節(jié) 春節(jié)聯歡晚會本體研究
一、八十年代的春晚:輝煌盛宴經典記憶
二、九十年代春晚:不斷創(chuàng)新走向成熟
三、新世紀春晚:飽受爭議掙扎前進
四、2010年代春晚:個人風格主流價值觀
第二節(jié) 涉及春節(jié)聯歡晚會的衍生理論研究
一、關鍵詞:符號·儀式
二、關鍵詞:民俗·文化
三、關鍵詞:政治傳播·意識形態(tài)
四、關鍵詞:集體記憶·記憶建構
第三節(jié) 受眾研究視域下的春晚研究
一、收視率調查結果及數據報告解讀
二、受眾理論研究和春晚輿情分析
第三章 研究分析之三十六年春晚描述
第一節(jié) 三十六年春晚節(jié)目構成分析
一、央視春晚總體結構描述
二、三十六年間春晚各類型節(jié)目構成趨勢
第二節(jié) 三十六年春晚地域特色分析
一、春晚節(jié)目地域性構成描述
二、春晚節(jié)目的“地域傾向”探析
三、“走出去”與“請進來”:春晚地域多元化與文化包容性的探索
第三節(jié) 春晚表演者特征分析
一、三十六年春晚中的表演者來源特征
二、春晚表演者的專業(yè)身份特征
三、春晚舞臺上的“草根”明星
本章小結
第四章 研究分析之三十六年春晚中的家·國·社會
第一節(jié) 春晚主題研究:“第一”綜藝晚會的靈魂展露
一、歷年春晚主題匯總和歸納
二、三十六年春晚主題內容的變遷
第二節(jié) 歌舞升平中的話語表達
一、三十六年春晚歌舞類節(jié)目主題的總體描述
二、從“幸福生活”到“中國夢”:歌舞主題在社會背景下的演變
第三節(jié) 三十六年春晚中的意識形態(tài)表征
一、春晚中的“家庭”想象
二、春晚中的“國家認同”建構
三、“家”“國”一體,走向世界的中國夢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個案分析:春晚語言類節(jié)目中的社會再現
第一節(jié) 春晚語言類節(jié)目特征描述
一、相聲類節(jié)目的輝煌與平淡
二、小品節(jié)目的誕生與興衰
第二節(jié) 春晚小品主題中的社會問題呈現
一、三十六年春晚小品主題內容描述
二、春晚小品中的社會問題聚焦
三、春晚舞臺上社會問題的關注缺失
第三節(jié) 春晚小品:三十余年中國社會的階層流動與話語分析
一、春晚小品角色中的階層歸屬
二、春晚小品中的中國社會階層流動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不足
第一節(jié) 本研究的結論和思考
一、春晚本體研究方面的結論和思考
二、對春晚意識形態(tài)表征的結論和思考
三、對春晚語言類節(jié)目中社會再現的結論和思考
第二節(jié)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
一、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和未來研究的設想
附錄
附錄1 論文編碼表及編碼說明
附錄2 數據表匯總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shuitoufair.cn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