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語音系實驗研究》基于結構主義音系學理論,使用聲學分析方法,描寫達斡爾語布特哈方言音系,提出以下觀點:1.達斡爾語短元音[e]無音位地位,是音位/i/的變體。2.可用12個區(qū)別特征來區(qū)分達斡爾語10個元音音位和41個輔音音位。3.達斡爾語有音高重音,出現在詞尾音節(jié)上,表現為單詞基頻的顯著提升后顯著下降。達斡爾語音高重音無區(qū)別詞義功能,但起到標志詞界作用。達斡爾語也有詞首音節(jié)凸顯現象,主要表現在音素音長和分布特征上4. 達斡爾語重要音變現象有詞末短元音弱化、非詞首音節(jié)元音短化、詞末帶鼻音尾的元音鼻化、前鼻音的后化等。5.達斡爾語有豐富的腭化輔音和唇化輔音。腭化輔音的主要聲學表現為較高的第二共振峰以及前后出現的i類滑音段,主要生理表現為舌面較高。唇化輔音的主要聲學表現為較低的第二共振峰以及前后出現的u類滑音段,生理表現為伴隨圓唇動作。6.重疊輔音是達斡爾語布特哈方言的重要語音特色,出現在音節(jié)間,結合緊密,中間不可夾帶元音。達斡爾語是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語言,黏著語,無聲調,無文字,其使用者約有13萬,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qū)塔城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