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前 言 1
第一章 俄羅斯哲學的兩個特點 1
第一節(jié) 人中心論 2
第二節(jié) 本體主義 7
第二章 舍斯托夫哲學的根本問題 15
第一節(jié) 從生命哲學到宗教哲學 15
第二節(jié) “悲劇哲學”的問題與方法 21
第三節(jié) “圣經哲學”的含義與宗旨 30
第三章 善的理念與真的生活——論蘇格拉底 39
第一節(jié) 從諸神決定到善的本體——蘇格拉底的歷史貢獻 40
第二節(jié) 真理與說教——批評善的理念 45
第三節(jié) 蘇格拉底的社會影響和歷史形象 49
第四章 為什么需要另一個世界?——論柏拉圖 55
第一節(jié) 超驗世界 56
第二節(jié) 洞穴比喻 59
第三節(jié) 精神視力與死亡練習 63
第四節(jié) 理念與個體 66
第五章 “必然性不聽勸說”——論亞里士多德 69
第一節(jié) 是教導還是嘆息 69
第二節(jié) 自然世界觀與受造世界觀 72
第三節(jié) 普遍知識與偶然存在 75
第四節(jié) 宗教哲學與理性主義 78
第六章 時代之子的困惑——論笛卡爾 81
第一節(jié) 受造真理 81
第二節(jié) “上帝不能騙人” 84
第三節(jié) “我思故我在”的另類解釋 88
第四節(jié) 笛卡爾與帕斯卡爾 90
第七章 “哭、笑、詛咒”與“理解”——論斯賓諾莎 93
第一節(jié) 上帝與自然 94
第二節(jié) 自由與必然 96
第三節(jié) 外傳哲學與秘傳哲學 100
第四節(jié) 真與好 103
第八章 對道德理性的存在哲學反思——論康德 110
第一節(jié) 哲學的問題、任務與方法 111
第二節(jié) 理性自律的局限 115
第三節(jié) 實踐理性的證明 119
第四節(jié) 道德行為來自理性還是情感 123
第九章 上帝如何成為絕對精神——論黑格爾 128
第一節(jié) 上帝與精神 128
第二節(jié) 哲學與宗教 130
第三節(jié) 個人與時代 133
第四節(jié) 邏輯與生命 135
第十章 哲學是爭取不可能之物的斗爭——論克爾凱郭爾 139
第一節(jié) 哲學如何是“斗爭” 140
第二節(jié) 存在哲學如何反對思辨哲學 143
第三節(jié) 自由如何是可能性 148
第十一章 善的哲學與悲劇哲學——論尼采 154
第一節(jié) 尼采與俄國新宗教意識 155
第二節(jié) 論述尼采的著作與方法 161
第三節(jié) 善的哲學與善的布道 166
第四節(jié) 個人反抗世界 173
第十二章 舍斯托夫與胡塞爾 180
第一節(jié) 紀念偉大的哲學家胡塞爾 180
第二節(jié) 莫斯科:哲學與“嚴格的科學” 183
第三節(jié) 阿姆斯特丹:知識與明見性 193
第四節(jié) 弗賴堡:觀念與現實 199
第五節(jié) 巴黎:理性與生命 206
第六節(jié) 哲學做什么:證明與批判 209
附錄 尼·別爾嘉耶夫:悲劇與日常性
——舍斯托夫《悲劇哲學》與《無根據頌》書評 216
人名索引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