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通(1910—2005) 我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鄉(xiāng)土中國》《鄉(xiāng)土重建》《江村經濟》《生育制度》等。 1980 年獲國際應用人類學會年度馬林諾夫斯基榮譽獎,1981年獲英國皇家人類學會年度赫胥黎獎章,1982年被選為英國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榮譽院士,1988 年獲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獎,1993年獲年度亞洲文化大獎。 《江村經濟》是費孝通先生的博士論文,是已經被公認的社科名著,被認為是研究中國經濟、社會與文化的必讀之書,是我國社會人類學實地調查研究的一個里程碑。書中描述了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等體系,是根據(jù)對我們東部,太湖東南岸開弦弓村的實地考察寫成的。它旨在說明這一經濟體系與特定地理環(huán)境的關系,以及與這個社區(qū)的社會結構的關系。我敢于預言費孝通博士的《中國農民的生活》(又名《江村經濟》)一書將被認為是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fā)展中的一個里程碑。此書有一些杰出的優(yōu)點,每一點都標志著一個新的發(fā)展。本書讓我們注意的并不是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個最偉大的國家。 ——英國社會人類學家布·馬林諾夫斯基 我念大學本科時,我哥哥在讀研究生。我是學理科的,我哥哥是學邏輯學的。有一回我問他:依你之見,在中國人寫的科學著作中,哪本最值得一讀?他毫不猶豫地答道:費孝通的《江村經濟》。現(xiàn)在假如有個年輕人問我這個問題,不管他是學什么的,我的回答還是《江村經濟》…… ——作家王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