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的歷史:清水江流域碑刻研究》以“碎片化的歷史”為題,系因碑刻本身就是零零碎碎地遺存于鄉(xiāng)村社會,記錄的事情并不完整,雖然我們盡自己的努力去連貫和復原歷史情景,但離完整的歷史事實或連貫的歷史脈絡,仍十分遙遠,這無疑是我們日后仍需努力的方向。另需說明處,該書絕大部分內容,在成書之前,多系單獨成篇,角度或主題各異,但是該書的論述在一定程度上仍兼顧著系統(tǒng)性與整體性,即碑刻利用始終貫穿其中,碑刻世界里所展現的社會變遷亦成為全書的主要線索,既把目前清水江地區(qū)的碑刻遺存情況進行了概括性的總結,又對社會治理、社會生活、社會經濟與社會文化等內容進行了闡釋。這些問題的研究,不僅能提供較為豐富的碑刻史料,又能展現清水江地方知識史,無疑是具有學術積累意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