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平文物志》是由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博物館組織撰寫,主編者沈軍山為原館長,從事文博事業(yè)近四十年。灤平縣隸屬于河北省承德市,位于承德市西部,處于京、津、遼、蒙的省市“金三角”交匯點,素有北京北大門之稱,是溝通京津遼蒙的交通要沖。灤平縣于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正式建縣,6800年前就有了人類文明,山戎民族從商周到戰(zhàn)國時期在灤平延續(xù)700多年,形成了鮮明民族特色的山戎文化;境內有清代御路遺址5條、行宮遺址8處,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各類遺址、遺跡及古建筑360余處,康熙、乾隆、嘉慶、咸豐等4位皇帝秋狝避暑往返此區(qū)域230次,其中,康熙、乾隆皇帝多,均在90次以上。灤平話是漢語普通話發(fā)音的標準,是新中國普通話標準音的主要采集地。本選題通過認真、翔實的收集灤平縣的文物考古方面的各種資料,全面展示了灤平縣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