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學術文庫》旨在整合出版上世紀以來,明清史學研究領域中學術影響深遠的專題論著(暫未包括專有出版權與其他出版機構有合同約束的論著)。由于所選書稿在此前分別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因此在編輯制作過程中,我們尤其注重構建本叢書的體例。特作說明如下。一 內容為保持與相關領域學術發(fā)展同步,本叢書出版前,各冊書稿內容均請作者、作者家屬或相關學者在原著基礎上作了厘正。二 結構叢書各冊內容按照章、節(jié)等體例安排層級關系,圖表按章排序。三 文字文獻名、引文、年號、姓名等文字中,如遇異體字或無對應的現(xiàn)行簡化字,則保留原字。四 注釋1.相同文獻的相同版本信息,只在一次出現(xiàn)時予以標注(該文獻如在書中出現(xiàn)其他版本信息,則逐一標注;如來稿每則注釋皆信息完整,且體例統(tǒng)一,則不予改動;如信息查詢未果,則維持缺項)。2.“二十四史”等常見古籍,如無特殊需要,皆不注明版本信息。3.古籍卷數(shù)用“卷”與漢字表示,如卷一九、卷一三五等。五 年代換算明清兩朝的干支紀年或未逐一換算成公元紀年,對于原著未附紀元表的專著,附以《明清紀元簡表》,以便參考。六 寄語本叢書各冊作者皆為相關領域學術大家,故每冊卷首均設作者寄語。寄語或為約請作者提供,或從其專著中援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