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章 布魯菌病的流行病學發(fā)展史 001
節(jié) 布魯菌病的發(fā)展史 001
一、發(fā)現布魯菌病病原體 001
二、布魯菌病的研究進展 001
第二節(jié) 布魯菌病的流行病學 005
一、布魯菌病疫情流行概況 006
二、布魯菌病傳染源 006
三、布魯菌病傳染途徑 007
四、布魯菌病易感人群 008
五、布魯菌病流行特征 008
第二章 布魯菌病的病因學及發(fā)病機制 010
節(jié) 布魯菌病的細菌學 010
一、布魯菌種分類 010
二、布魯菌的微生物學 012
三、布魯菌的抗原系統(tǒng) 016
四、布魯菌的基因結構 018
第二節(jié) 布魯菌病的發(fā)病機制 020
一、細菌侵入 021
二、布魯菌的釋放 031
三、布魯菌的免疫損傷 032
四、布魯菌感染慢性化的影響因素 039
五、布魯菌病宿主的應答 042
第三節(jié) 布魯菌病的組織病理學 043
一、滲出變性壞死 043
二、組織增生 043
三、肉芽腫形成 043
四、組織硬化性病變 048
第三章 布魯菌病的臨床表現 049
節(jié) 布魯菌病的臨床特點及臨床分期 049
一、布魯菌病臨床特點 049
二、布魯菌病臨床分類 050
三、布魯菌病臨床分期 051
第二節(jié) 布魯菌病的全身臨床表現 053
一、布魯菌感染過程與臨床癥狀的關系 053
二、布魯菌病常見的臨床癥狀 054
第三節(jié) 布魯菌病的各個系統(tǒng)臨床表現 058
一、淋巴結病變 058
二、骨關節(jié)病變 059
三、神經系統(tǒng)病變 060
四、泌尿生殖系統(tǒng)病變 061
五、循環(huán)系統(tǒng)病變 061
六、呼吸系統(tǒng)病變 062
七、消化系統(tǒng)病變 062
八、血液系統(tǒng)病變 063
九、眼部病變 063
十、皮膚病變 064
第四節(jié) 特殊人群的布魯菌病的臨床特點 064
一、兒童布魯菌病特點 064
二、老年人布魯菌病特點 065
三、孕婦感染布魯菌病特點 066
四、有肝病基礎者感染布魯菌病特點 066
五、高危人群感染布魯菌病特點 066
第四章 布魯菌病的臨床診斷及鑒別診斷 068
節(jié) 布魯菌病臨床診斷 068
一、布魯菌病診斷標準 068
二、流行病學史 069
三、臨床表現 069
第二節(jié) 實驗室診斷 070
一、臨床常規(guī)化驗檢查 070
二、特異性血清學檢查 071
三、分子生物學檢查 074
四、細菌培養(yǎng) 076
第三節(jié) 布魯菌素皮內試驗 077
一、試驗原理 077
二、操作方法 078
三、結果判定 078
四、臨床意義 078
第四節(jié) 布魯菌病的影像學診斷 078
一、超聲顯像診斷 079
二、X線診斷 080
三、CT診斷 084
四、MRI診斷 087
第五節(jié) 布魯菌病的心電圖診斷 092
一、心電圖檢查的基本原理 092
二、布魯菌病的心電圖改變 094
第六節(jié) 布魯菌病的鑒別診斷 101
一、急性期的鑒別診斷 101
二、慢性期的鑒別診斷 104
第五章 布魯菌病的臨床治療 108
節(jié) 急性期布魯菌病的治療 108
一、抗生素應用原則 108
二、布魯菌病常用的抗菌藥物 111
三、布魯菌合并真菌感染 115
四、支持及對癥處理 116
五、激素治療 116
第二節(jié) 慢性期布魯菌病的治療 117
一、慢性有細菌感染證據的治療 118
二、無明確細菌感染和局灶性表現證據的治療 118
第三節(jié) 布魯菌病的并發(fā)癥治療 120
一、布魯菌性腦膜炎 120
二、布魯菌性脊椎炎 121
三、布魯菌性關節(jié)炎 121
四、布魯菌性睪丸炎 122
五、布魯菌脊髓炎 122
第四節(jié) 布魯菌病的對癥護肝治療 124
一、臨床表現 124
二、臨床治療 124
第五節(jié) 布魯菌病骨關節(jié)并發(fā)癥的手術治療 127
一、脊柱解剖與病理 127
二、手術適應證 128
三、手術治療 128
第六章 布魯菌病的中醫(yī)治療 130
節(jié) 中醫(yī)學對傳染病認識的發(fā)展史 130
一、戰(zhàn)國時期至唐代 130
二、宋金元時期 131
三、明清時期 131
四、近現代時期 132
第二節(jié) 中醫(yī)學對傳染病的認識 132
一、對傳染源的認識 133
二、對傳染途徑的認識 134
三、對易感人群的認識 135
四、對傳染病預防的認識 136
第三節(jié) 中醫(yī)藥與免疫學的關系 137
一、中醫(yī)藥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 137
二、調節(jié)免疫功能的常用中藥及方劑 143
第四節(jié) 布魯菌病的病因病機 161
一、基本病機 161
二、急性期病機 162
三、慢性期病機 164
第五節(jié) 布魯菌病的類證鑒別 165
一、新感與伏邪之辨 165
二、表里寒熱之辨 165
三、痹證風寒濕之辨 166
四、虛勞虛實之辨 167
五、臟腑病位之辨 167
第六節(jié) 布魯菌病治療的中醫(yī)學辨證方法 168
一、溫病分類 168
二、溫病常用辨證方法 169
第七節(jié) 布魯菌病的中醫(yī)學辨證論治 171
一、中醫(yī)辨證論治 171
二、中醫(yī)特色療法 173
第七章 布魯菌病的預防和預后 175
節(jié) 布魯菌病的預防措施 175
一、控制布魯菌病傳染源 175
二、切斷布魯菌病傳播途徑 176
三、保護布魯菌病易感人群 176
第二節(jié) 布魯菌病的預后 182
一、布魯菌病病程的影響因素 182
二、布魯菌病的并發(fā)癥 183
三、布魯菌病的死亡率 183
四、療效判定標準 183
第八章 布魯菌病特殊病例臨床分析 185
節(jié) 布魯菌病合并神經系統(tǒng)病變 185
一、布魯菌病合并腦炎 185
二、布魯菌病合并腦膜炎、顱內肉芽腫 188
三、布魯菌病合并急性脊髓病變 191
第二節(jié) 布魯菌病合并脊椎炎伴椎旁廣泛膿腫 193
第三節(jié) 布魯菌病合并睪丸炎 196
第四節(jié) 布魯菌病合并心臟和肺部病變 198
第五節(jié) 布魯菌病合并血液系統(tǒng)并發(fā)癥 202
第六節(jié) 布魯菌病合并藥物過敏性皮疹 204
附錄一 布魯氏菌病診療指南(衛(wèi)生部2012試行版) 208
附錄二 布魯氏菌病診斷標準(WS268—2007) 212
附錄三 布魯菌病診療專家共識(2017) 220
參考文獻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