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論
一、研究意義
二、研究綜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基礎理論與歷史淵源
第一節(jié) 基礎理論
一、國際法的性質
二、權力政治與國際法論
第二節(jié) 歷史淵源
一、國際法的歷史發(fā)展
二、大國的興衰與國際法律秩序的演變
第三節(jié) 小結
第二章 中立小國與近代國際法(1776-1821)
第一節(jié) 近代歐洲國際法理論的輸入
一、布萊克斯通的“萬民法”理論
二、邊沁的“國際法”理論
第二節(jié) 中立國際法觀的形成與實踐
一、《獨立宣言》中的國際法思想
二、《美國憲法》中的國際法思想
三、中立國際法觀的出臺
四、實例分析:《杰伊條約》
五、國際法在早期美國國內法中的地位
第三節(jié) 小結
第三章 區(qū)域大國與近代國際法(1821-1860)
第一節(jié) 近代國際法理論的本土萌芽
一、肯特的“基督教國際法”理論
二、惠頓的“萬國公法”理論
第二節(jié) 地區(qū)大國背景下國際法觀的形成及其具體實踐
一、 從“中立”向“擴張”國際法觀的轉變
二、“天定命運論”與“擴張”國際法觀的形成
三、實例分析:領土的取得
四、國際法在美國國內法中的地位
第三節(jié) 小結
第四章 世界大國的崛起與近代國際法(1860-1898)
第一節(jié) 近代國際法理論在美國發(fā)展的新動向
一、國際法的法典化發(fā)展
二、沃頓的《國際法精要》
第二節(jié) 世界大國崛起背景下國際觀的形成
一、美國內戰(zhàn)與“擴張性”國際法觀的轉變
二、“新天定命運論”與“擴張性”國際法觀的新發(fā)展
第三節(jié) 實例分析
一、英美之間的仲裁
二、美西戰(zhàn)爭
三、國際法在美國國內法中的地位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五章 世界大國的確立與現代國際法(1898-1945)
第一節(jié) 現代國際法觀的轉變條件
一、社會基礎:和平主義運動的興起
二、理論轉向:自然法的復興
第二節(jié) 一戰(zhàn)與美國的國際法實踐
一、維護中立地位
二、作為“仲裁者”進行調停
第三節(jié) 美國與現代國際法體系的構建
一、美國參戰(zhàn)與現代國際法觀的轉變
二、《凡爾賽和約》與國聯構想
三、華盛頓條約體系的形成
四、《非戰(zhàn)公約》的簽訂
第四節(jié) 二戰(zhàn)與美國的國際法實踐
一、日本侵華與美國的“不承認主義”
二、美國《中立法》的修改及其實踐
第五節(jié) 國際法在美國國內法中的地位
第六節(jié) 小結
第六章 超級大國的形成與當代國際法(1945-2011)
第一節(jié) 美國與當代國際法體系的構建
一、戰(zhàn)后國際法律秩序的籌劃
二、聯合國體制下當代國際法的發(fā)展及困境
第二節(jié) 冷戰(zhàn)時期美國國際法觀的特點
一、冷戰(zhàn)的爆發(fā)與國際法理論的現實主義轉向
二、兩極體制下美國的具體實踐
第三節(jié) 后冷戰(zhàn)時代美國當代國際法觀的新特點
一、國際法理論的新動向
二、當代國際法觀的具體表現
三、當代國際法觀的評價與啟示
第四節(jié) 小結
第七章 歷史經驗與當代啟示
第一節(jié) 美國大國成長的邏輯與國際法的交互關系
一、權力政治與國際法的理論融合
二、“權力”演進中的美國與國際法的互動關系
三、在權力與國際法交織影響下的雙重國際法觀
第二節(jié) 歷史經驗
一、認清權力與國際法相互依賴的現實
二、加強對美國霸權的制約,維護國際法的有效地位
三、超越權力政治,積極參與國際法體系的構建
第三節(jié) 余論:“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我國的新型國際法觀
一、“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概述
二、“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與國際法的聯接
三、“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倡議下國際法治的實施方略
四、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