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的寫作擬分上、下兩篇:本著的第一篇——“《反語文學家》的語境”,主要是為本著的第二篇——“對《反語文學家》的解讀”——提供一個相對完整的“解讀語境”。本著的第一篇包括側重于對晚期希臘懷疑論勃興的社會文化“語境”分析的“晚期希臘懷疑論在希臘晚期勃興的邏輯探源”,帶有評述塞克斯都之著《皮羅學說概要》性質的“古希臘懷疑論的基本思路”,以及“《反語文學家》述要”三章。在本著的第二篇——“對《反語文學家》的解讀”中,筆者共分五章(第四~第八章)對塞克斯都的語言學文本《反語文學家》按序進行了“解讀”,它們分別是:《反語文學家》的旨趣——對《反語文學家》“總論”(包括《批判學校教師》的“導論”和《反語文學家》第1~4節(jié)構成的“引論”兩個部分)的解讀;語言的“延異”——對《反語文學家》第5~8節(jié)的解讀;懷疑論的“生活語法”理論——對《反語文學家》第9~11節(jié)的解讀;語言如何進行敘述——對《反語文學家》第12節(jié)的解讀;懷疑論的“語義模糊釋讀論”——對《反語文學家》第13節(jié)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