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春拳/全國體育院校統編教材》共分八章:第一章詠春拳概述,第二章詠春拳的基本技術,第三章詠春拳的基礎套路,第四章詠春拳的對抗技術——黐手,第五章詠春拳的器械,第六章詠春拳的教學與訓練,第七章詠春拳競賽的組織與裁判,第八章詠春拳的保護與傳承。本教材以點帶面,由淺入深,體現了整體性和系統性,特別是第一章第一節(jié)永春拳、泳春拳和詠春拳辨析和第二節(jié)早期詠春拳的形成與發(fā)展,不但不回避敏感和尖銳的觀點問題,反過來還引導人們去思考,去辨析。第二章和第三章,重基礎,循拳理,注重共性與個性相結合。特別是第三章,立足詠春拳的傳統技藝及其公認的經典拳套,還與時俱進,收錄了“段位制”套路內容。這樣,不僅沿襲了詠春拳的技術特點和風格,保留了精華,而且用科學原理加以解釋、歸納和提煉,使學生由生到熟、由學會到掌握并提高。第四章突顯了詠春拳的特色技術內容,將打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第五章進一步拓展了詠春拳的內容和形式。作為教材,第六章根據其技術教學的特點,與課堂教學和課后的訓練提高緊密結合,為教學課程服務。第七章,從組織詠春拳基層競賽的視角出發(fā),將傳統的詠春拳比賽形式,融入到現代社會,特別是學校教育之中。第八章,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角度對詠春拳加以保護與傳承,使該拳種從運動技能層面,上升到一定的文化層面,通過學技、學藝,達到教人育人的目的。本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力求敘述準確生動,文字通俗易懂,做到理論聯系實際。特別是李恒昌會長在對經典套路小念頭、尋橋、標指的改良中,立足傳統,又勇于跨越傳統,呈現出了現代形式下的原汁原味的新的傳統經典。本教材融知識性、專業(yè)性、可讀性、借鑒性和文化性于一體,希望它既可作為我國普通高等院校體育專業(yè)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研究生的教學參考用書;既可作為詠春拳專習者和愛好者的輔助教材,還可作為社會人士研究詠春拳及其文化的參考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