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一、論題緣起
二、學術史回顧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主要框架
第一章 誕生于日本的丙辰學社
一、成立緣起
二、創(chuàng)始人群體分析
三、主要活動
四、歸國運動
第二章 從丙辰學社到中華學藝社
一、首度分散到再度聚集
二、改名為中華學藝社
三、中華學藝社的早期活動
四、陷入“低迷”及調整
第三章 遷入新樓成“一統”
一、建筑新社所
二、圍繞社務改革之討論
三、日本人侵與中華學藝社的應對
四、全面抗戰(zhàn)前的短暫繁榮
第四章 衰落與消亡
一、全面抗戰(zhàn)時期
二、恢復時期
三、中華學藝社的終結
第五章 群體聚合與組織變遷
一、社員發(fā)展狀況
二、群體之聚合
三、拓展關系網絡
四、組織機構變遷
第六章 知識生產與再生產:中華學藝社的出版物
一、發(fā)行《學藝》雜志
二、發(fā)行《中華學藝社報》
三、編譯書籍
第七章 知識場域的擴展
一、召開年會
二、舉行演講
三、研究機構
四、創(chuàng)辦圖書館
五、學術交流
六、舉辦展覽
第八章 興學辦校
一、學藝大學的始末
二、學藝中學
三、其他教育活動
四、小結
第九章 溝通中西學術的嘗試
一、何謂”學藝“?
二、“學藝”路徑之選取
三、學術轉型中的日本因素
四、瞻前顧后:對中國文化轉型的省思
第十章 對傳統文化的守護和傳承
一、對傳統文化的研究
二、輯印古書
結語
一、“學藝救國”理想的嘗試
二、珍貴的成功經驗
三、瓶頸與缺陷
附錄
一、中華學藝社歷次社章
二、中華學藝社大事記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