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意義與認知——分析哲學視野中的隱喻問題研究》以意義和認知問題為線索, 對當代分析哲學視野中的隱喻問題研究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相考察。《隱喻、意義與認知——分析哲學視野中的隱喻問題研究》首先對自古希臘以來西方哲學傳統(tǒng)中的隱喻進行了回溯, 指出正是傳統(tǒng)哲學的"字面真理范式'導致了隱喻和字面的分離,以及隱喻最終被邊緣化為話語風格修飾品, 其次,把I. A.理查茲的隱喻相互作用現作為當代隱喻研究的邏輯起點予以考察, 并進而指出布萊克是如何通過對理查茲的繼承和發(fā)展從而開創(chuàng)了蔚為壯觀當代隱喻研究的, 再次, 通過布萊克和戴維森圍繞隱喻意義是否存在、海西和羅蒂圍繞隱喻是否具有認知性等問題展開的激烈論爭突顯當代隱喻研究關于意義與認知問題的思考及洞見, 最后, 對于當代隱喻研究的某些理論趨勢, 比如古典隱喻理論的復興、隱愉研究的主要場域從哲學轉向語言學等邊行7分析。《隱喻、意義與認知——分析哲學視野中的隱喻問題研究》的突出特色在于從分析哲學的角度對認知語言學、心理學和認婦科學等眾多學科所共同關注的隱喻問題進行了研究, 在國內頭一次系統(tǒng)地對西方哲學傳統(tǒng)中的隱喻理論進行了考察和總結,并以隱瞞問題映射出20世紀后半期分析哲學的某些重要理論轉變。